76歲老太唱快板書出口成章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擔……”目不識丁的七旬老太,編這樣的順口溜卻是出口成章。她今年76歲了,租住在西安照顧上學的外孫。她是周至縣廣濟鎮農村婦女田鳳英。
老人帶鄉音的順口溜說得很有味道
昨日上午10時,在邊家村十字附近的西安光機所科研社區18號樓旁邊的健身廣場上,聚集了很多社區居民,大家都在欣賞田鳳英老人自編的“紅段子”:“黨的政策就是好,全靠中央好領導;上臺就把好事辦,合作醫療把病看;大病小病有醫院,藥費還能免一半;天晴下雨多方便,摩托車一騎就把事辦……”見記者采訪,田鳳英隨即表演了一段自編的順口溜。讓人驚奇的是,能編順口溜的田鳳英卻是大字不識。“她的到來,給我們社區增添了很多色彩。”科研社區居民薛建德說,“每日早上7時、晚上6時,在家的很多老人和年輕人都到健身廣場,來聽她自編的紅段子,很貼切、很實在、很押韻、很順口。”
科研社區巡邏人員陳順乾說,老人編的段子內容有敬老、和諧、農村變化、國家大事等,選的題材都比較新穎,不僅聯系實際生活,而且思想與時俱進,特別是用鄉音說出順口溜很有味道,還不重復,小區住戶都喜歡聽。
她很樂意這樣與城里人交流
“小伙子,見面要叫我奶奶!”一頭銀發精神矍鑠的田鳳英和記者開起玩笑。據她介紹,她有4個兒子、2個姑娘、8個重孫。最大的孫子現在都36歲了,小重孫也上了幼兒園。
田鳳英目不識丁,快板“才華”是哪里來的呢?田鳳英說,雖然連報紙都看不了,可平日里喜歡看電視、聽收音機、聽秦腔、逛廟會,加上記性特別好,能對自己看到的事過目不忘,這成了她的“創作基礎”。當時在1950年左右,她看到一些新鮮的事情就想把它說出來,于是嘗試著編順口溜。
她現在科研社區租房住,照顧在西工大附中上學的外孫。外孫上學這段空閑的時間,她很樂意通過這種方式與“城里人”交流。“現在我一聽到好事新鮮事,就會在腦子里自動整理出段子來,”田鳳英說,“段子就像溪水一樣順著流出來。”
老人帶鄉音的順口溜說得很有味道
昨日上午10時,在邊家村十字附近的西安光機所科研社區18號樓旁邊的健身廣場上,聚集了很多社區居民,大家都在欣賞田鳳英老人自編的“紅段子”:“黨的政策就是好,全靠中央好領導;上臺就把好事辦,合作醫療把病看;大病小病有醫院,藥費還能免一半;天晴下雨多方便,摩托車一騎就把事辦……”見記者采訪,田鳳英隨即表演了一段自編的順口溜。讓人驚奇的是,能編順口溜的田鳳英卻是大字不識。“她的到來,給我們社區增添了很多色彩。”科研社區居民薛建德說,“每日早上7時、晚上6時,在家的很多老人和年輕人都到健身廣場,來聽她自編的紅段子,很貼切、很實在、很押韻、很順口。”
科研社區巡邏人員陳順乾說,老人編的段子內容有敬老、和諧、農村變化、國家大事等,選的題材都比較新穎,不僅聯系實際生活,而且思想與時俱進,特別是用鄉音說出順口溜很有味道,還不重復,小區住戶都喜歡聽。
她很樂意這樣與城里人交流
“小伙子,見面要叫我奶奶!”一頭銀發精神矍鑠的田鳳英和記者開起玩笑。據她介紹,她有4個兒子、2個姑娘、8個重孫。最大的孫子現在都36歲了,小重孫也上了幼兒園。
田鳳英目不識丁,快板“才華”是哪里來的呢?田鳳英說,雖然連報紙都看不了,可平日里喜歡看電視、聽收音機、聽秦腔、逛廟會,加上記性特別好,能對自己看到的事過目不忘,這成了她的“創作基礎”。當時在1950年左右,她看到一些新鮮的事情就想把它說出來,于是嘗試著編順口溜。
她現在科研社區租房住,照顧在西工大附中上學的外孫。外孫上學這段空閑的時間,她很樂意通過這種方式與“城里人”交流。“現在我一聽到好事新鮮事,就會在腦子里自動整理出段子來,”田鳳英說,“段子就像溪水一樣順著流出來。”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