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老人更安康
日間有照料,應急有保障,娛樂活動有去處,這是市中區創新養老模式所取得的成果。該區60歲以上老年人達7.5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14%,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面對“白發浪潮”的挑戰,市中區積極應對,多渠道融資、多路徑推進,形成了居家養老、社區互助式養老和“一點通”呼叫服務養老、福利機構養老等四位一體的養老服務體系,提高了養老服務水平。
“閨女保姆”
每天早上8點鐘,家住市中區濟陽大街社區的管東慧就會像往常一樣敲響獨居老人伊利英老大娘的家門,然后開始忙活起來:打掃房間、洗衣做飯……83歲的伊大娘則高興地告訴筆者,自己的孩子住得太遠不能照顧她,進敬老院又住不習慣,自從政府掏錢讓東慧這孩子成為自己的“服務員”后,室內干凈了、窗子也亮了、衣服床單經常洗、頓頓吃熱飯,自己不花一分錢,足不出戶就可以像敬老院老人一樣享受專業養老服務,自己很開心,“感謝政府為俺送來一個親閨女!”
這種被伊大娘贊譽的養老服務,是市中區根據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傳統觀念而創新實施的“政府買單式”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即由政府掏錢購買公益崗位,招聘吸納下崗職工,經過專業培訓,為符合條件的“獨居、高齡、特困”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無償低償服務。政府按每月60元的標準向老人發放家政服務補貼,服務標準為每小時5至8元,每位老人每月將享受不少于10個小時的免費居家服務。目前,全區像管東慧那樣經過專業培訓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已有104名,每天為全區480余名需要服務的特困、獨居、空巢老人提供著居家養老服務。
“電子保姆”
把信息化手段融入養老服務中,通過“愛心救助呼叫”系統、信息中介公司、家政服務公司、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形成一個養老服務網絡,是市中區民政局從2008年探索推出的信息化養老模式。在阜橋街道辦事處“三無”老人蔡香貞家,筆者親自體驗到這種信息化養老給老人帶來的方便、快捷,用手輕輕激活“一點通”呼叫服務器按鈕,呼叫救助服務信息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回撥呼叫用戶電話,咨詢需要什么幫助。蔡香貞老大娘說:“我患有哮喘病、心臟病,一個人在家時特別是晚上就害怕發病,自從民政局給我免費安裝了救助器,心里踏實多了”。目前,像蔡香貞老大娘一樣,全區已有53位符合條件的“三無”、獨居、空巢老人免費安裝了這種“電子保姆”,享受到信息服務帶來的便利。
“精神保姆”
在越河街道古路溝社區陳春田家里,筆者看到,一些老人正聚在一起打牌、下棋、讀報、談天,不亦樂乎。這是市中區目前正在開展的社區互助式養老點之一。這種養老方式是鼓勵一些住房寬裕的老人,騰出部分房子用于社區老年人文體休閑娛樂活動,民政部門則為各互助活動點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每月報銷一定數額的水電費。互助點不只是老年人活動的場所,而是變成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集體。
“貼身保姆”
市中區在實施居家養老服務的同時,不斷加強老年福利設施建設,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福利機構,滿足老年人的多種養老服務需求。目前,全區共有社會福利機構7家,床位526張,已入住老年人381人,入住率達72%。正在興建的2家。各福利機構服務設施齊全,設有健身室、娛樂室、閱覽室、圖畫書寫室、醫務室、浴室、洗衣房等配套設施,入住的老年人都可以得到舒適、舒心、周到貼心的服務。
“閨女保姆”
每天早上8點鐘,家住市中區濟陽大街社區的管東慧就會像往常一樣敲響獨居老人伊利英老大娘的家門,然后開始忙活起來:打掃房間、洗衣做飯……83歲的伊大娘則高興地告訴筆者,自己的孩子住得太遠不能照顧她,進敬老院又住不習慣,自從政府掏錢讓東慧這孩子成為自己的“服務員”后,室內干凈了、窗子也亮了、衣服床單經常洗、頓頓吃熱飯,自己不花一分錢,足不出戶就可以像敬老院老人一樣享受專業養老服務,自己很開心,“感謝政府為俺送來一個親閨女!”
這種被伊大娘贊譽的養老服務,是市中區根據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傳統觀念而創新實施的“政府買單式”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即由政府掏錢購買公益崗位,招聘吸納下崗職工,經過專業培訓,為符合條件的“獨居、高齡、特困”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無償低償服務。政府按每月60元的標準向老人發放家政服務補貼,服務標準為每小時5至8元,每位老人每月將享受不少于10個小時的免費居家服務。目前,全區像管東慧那樣經過專業培訓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已有104名,每天為全區480余名需要服務的特困、獨居、空巢老人提供著居家養老服務。
“電子保姆”
把信息化手段融入養老服務中,通過“愛心救助呼叫”系統、信息中介公司、家政服務公司、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形成一個養老服務網絡,是市中區民政局從2008年探索推出的信息化養老模式。在阜橋街道辦事處“三無”老人蔡香貞家,筆者親自體驗到這種信息化養老給老人帶來的方便、快捷,用手輕輕激活“一點通”呼叫服務器按鈕,呼叫救助服務信息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回撥呼叫用戶電話,咨詢需要什么幫助。蔡香貞老大娘說:“我患有哮喘病、心臟病,一個人在家時特別是晚上就害怕發病,自從民政局給我免費安裝了救助器,心里踏實多了”。目前,像蔡香貞老大娘一樣,全區已有53位符合條件的“三無”、獨居、空巢老人免費安裝了這種“電子保姆”,享受到信息服務帶來的便利。
“精神保姆”
在越河街道古路溝社區陳春田家里,筆者看到,一些老人正聚在一起打牌、下棋、讀報、談天,不亦樂乎。這是市中區目前正在開展的社區互助式養老點之一。這種養老方式是鼓勵一些住房寬裕的老人,騰出部分房子用于社區老年人文體休閑娛樂活動,民政部門則為各互助活動點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每月報銷一定數額的水電費。互助點不只是老年人活動的場所,而是變成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集體。
“貼身保姆”
市中區在實施居家養老服務的同時,不斷加強老年福利設施建設,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福利機構,滿足老年人的多種養老服務需求。目前,全區共有社會福利機構7家,床位526張,已入住老年人381人,入住率達72%。正在興建的2家。各福利機構服務設施齊全,設有健身室、娛樂室、閱覽室、圖畫書寫室、醫務室、浴室、洗衣房等配套設施,入住的老年人都可以得到舒適、舒心、周到貼心的服務。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