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振聲:95歲老人義務打掃馬路十幾年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校門口左拐,一條水泥馬路蜿蜒向前。2日上午10點20分許,在水泥路邊的臭水溝里,95歲的老大爺易振聲正滿頭大汗地清理臭水溝。此時他已經“工作”三個多小時了,他打底的白色襯衣汗濕了,白色的纖維手套和褲腳也沾滿了黑色的泥。
95歲老大爺打掃馬路,十幾年如一日
給記者報料的是一位姓肖的女士,她在電話里說:“林學院狀元坡附近有個95歲的大爺,十幾年來一直堅持義務打掃這條馬路,現在他正在清理臭水溝呢,快來看看吧。”
2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老人兒子易楊科的帶領下去找他。一條窄窄的水泥馬路上蜿蜒向前,易楊科說:“看到了吧,很干凈啊,都是他一大清早出來打掃干凈的。”
易說,老人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在這條路上“忙乎”了。“那時候,這條路還是泥巴路,兩邊長滿了草,很多上小學和上幼兒園的孩子都要在這條路上走,隨手扔的零食袋啊,樹葉啊,雜草啊,他每次都打掃得干干凈凈的。”
當年的泥巴路,如今已經變成了水泥路,老人的身影卻始終沒有消失,十幾年如一日。
看到馬路臟,我良心上過不去
這條水泥馬路有400多米長,沿途散落著幾片梧桐葉,還有一堆堆黑色的從水溝里清理出來的泥和垃圾。易楊科說,“老人家等下會用竹筐把這些垃圾帶走的。”寒風中,這位個子瘦小、弓著背的老人正拿鏟子從水溝里鏟著什么。他穿著整潔的綠軍裝,頭上戴著黑色棉布帽子,白色的手套和褲腳沾滿了泥。水溝里有不少垃圾,老人甚至翻出一條兩尺多長的鱔魚來。
老人是從早上7點出門到這里開始打掃衛生的,換在平時,要更早一些。老人的媳婦丁桂蘭后來也趕來了,她有些心疼地抱怨說:“昨天吃了中飯搞到晚上7點多鐘,天已經全黑了,我來找他,發現他還在清理垃圾,一身的泥。”老人回家鞋子已經濕透了,后來就躺在床上起不來了。丁桂蘭熬了些姜湯給他喝后,才起身吃晚飯。
這位以前做過護士的媳婦告訴記者,老人經常忙到汗水淋漓地回家,現在天氣冷,很容易就著涼了,上個月,老人因為感冒住院花了3000多塊。“我們勸他休息幾天,他不聽,就是要出來。他跟我們說馬路臟他良心上過不去,這里每天有那么多上學的孩子要路過。”
每天在馬路上“工作”近10小時
老人的清掃工具包括一個下面綁了輪子的竹筐、一把鏟子、一個簸箕和一把掃帚,那個可以推動的竹筐是另一個70多歲的老人送給他的,“看他太辛苦了,送個可以推的東西省力些。”
每天清晨六七點,老人從家里帶著它們出發,到中午回去吃個飯,飯后再出來,算下來,每天,他花在這條馬路上的時間,將近10個小時。
“以前,他也在附近的一所幼兒園打掃衛生,凌晨5點多就開始掃地,后來有人叫他不要來了,因為太早把睡覺的人給吵醒了。”老人的媳婦丁桂蘭說。
他的兒子一直在一旁拿手機拍他忙碌的身影,停下來時,悄悄告訴記者,“我這位95歲的老爹啊,是13個兄弟姐妹中唯一還健在的,這或許跟他的善心和勞有關。”
95歲老大爺打掃馬路,十幾年如一日
給記者報料的是一位姓肖的女士,她在電話里說:“林學院狀元坡附近有個95歲的大爺,十幾年來一直堅持義務打掃這條馬路,現在他正在清理臭水溝呢,快來看看吧。”
2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老人兒子易楊科的帶領下去找他。一條窄窄的水泥馬路上蜿蜒向前,易楊科說:“看到了吧,很干凈啊,都是他一大清早出來打掃干凈的。”
易說,老人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在這條路上“忙乎”了。“那時候,這條路還是泥巴路,兩邊長滿了草,很多上小學和上幼兒園的孩子都要在這條路上走,隨手扔的零食袋啊,樹葉啊,雜草啊,他每次都打掃得干干凈凈的。”
當年的泥巴路,如今已經變成了水泥路,老人的身影卻始終沒有消失,十幾年如一日。
看到馬路臟,我良心上過不去
這條水泥馬路有400多米長,沿途散落著幾片梧桐葉,還有一堆堆黑色的從水溝里清理出來的泥和垃圾。易楊科說,“老人家等下會用竹筐把這些垃圾帶走的。”寒風中,這位個子瘦小、弓著背的老人正拿鏟子從水溝里鏟著什么。他穿著整潔的綠軍裝,頭上戴著黑色棉布帽子,白色的手套和褲腳沾滿了泥。水溝里有不少垃圾,老人甚至翻出一條兩尺多長的鱔魚來。
老人是從早上7點出門到這里開始打掃衛生的,換在平時,要更早一些。老人的媳婦丁桂蘭后來也趕來了,她有些心疼地抱怨說:“昨天吃了中飯搞到晚上7點多鐘,天已經全黑了,我來找他,發現他還在清理垃圾,一身的泥。”老人回家鞋子已經濕透了,后來就躺在床上起不來了。丁桂蘭熬了些姜湯給他喝后,才起身吃晚飯。
這位以前做過護士的媳婦告訴記者,老人經常忙到汗水淋漓地回家,現在天氣冷,很容易就著涼了,上個月,老人因為感冒住院花了3000多塊。“我們勸他休息幾天,他不聽,就是要出來。他跟我們說馬路臟他良心上過不去,這里每天有那么多上學的孩子要路過。”
每天在馬路上“工作”近10小時
老人的清掃工具包括一個下面綁了輪子的竹筐、一把鏟子、一個簸箕和一把掃帚,那個可以推動的竹筐是另一個70多歲的老人送給他的,“看他太辛苦了,送個可以推的東西省力些。”
每天清晨六七點,老人從家里帶著它們出發,到中午回去吃個飯,飯后再出來,算下來,每天,他花在這條馬路上的時間,將近10個小時。
“以前,他也在附近的一所幼兒園打掃衛生,凌晨5點多就開始掃地,后來有人叫他不要來了,因為太早把睡覺的人給吵醒了。”老人的媳婦丁桂蘭說。
他的兒子一直在一旁拿手機拍他忙碌的身影,停下來時,悄悄告訴記者,“我這位95歲的老爹啊,是13個兄弟姐妹中唯一還健在的,這或許跟他的善心和勞有關。”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