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和志愿者的元旦:續寫2009年的溫暖
元旦前夕,記者走訪了甘肅蘭州幾戶空巢老人家庭,這些生活有困難的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和社區組織的志愿者,在生活上互相關照,精神上互相關懷,給這個嚴冬增添了一份溫暖。
從2001年開始,蘭州市部分社區就陸續組織綜治員、低齡老年人和大學生志愿者對生活有困難的空巢老人進行幫扶。
“我把她當成我的老媽媽”
在城關區草場街社區,徐玉華帶著一個56歲患有腦癱的兒子,老人今年83歲了,光早上給兒子穿衣服,把他扶到椅子上坐下這樣的事已經力不從心了。長年勞累損傷了她的腰。
住在同一個社區的張禮明出過一次車禍,右臂至今無法伸展,他在社區的救濟性崗位做一些清理違章廣告打掃衛生的活。
2008年6月,在征得徐玉華的同意后,張禮明成了社區的志愿者,每天早上8點鐘準時到徐家,幫老人給她兒子穿衣喂飯,每月領取社區發放的80元的補貼。張禮明,比老人的兒子大1歲,惟一的女兒出嫁后家里只剩他一個人了,到徐家來幫忙,徐玉華把他當自己兒子一樣,“我也把她當成我的老媽媽一樣”。
不是離不開,是不放心
記者接觸到除學生志愿者之外最年輕的志愿者,是36歲的趙建玉。她以前在社區工作,現在調到一家養老院,收入微薄,孩子的出生更加重了她的負擔。
她照顧的是一位皮膚炎后遺癥的患者62歲的郭德英,郭德英早年就因肌肉萎縮四肢只有正常人一半粗細,現在只能蹲著走路,從廚房走到4米見方的居室,再由人扶著坐到床上。
長期忍受疾病折磨,郭德英的脾氣顯得很怪。“有能力的情況下我會繼續”,趙建玉說,“我并不是離不開她,只是不放心,新來的人摸不上她的脾氣,她連門也不會開的”。她的一項工作是到幾站路以外的銀行幫郭德英領取國家發放的200多塊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與各種補貼,還負責管理郭德英的收支賬目。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