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事件襯出助人微妙心態
本周在中國東北城市吉林游玩,準備看霧凇,原本心情極佳。可惜的是,吉林前天下了場雨,地面結冰,我不慎在一家小店鋪外滑倒。但在寒冷的冬夜里更讓我心寒的是,店主明明看到我滑倒了,我當時也疼得叫了出來,他卻視若無睹,連聲問候的話也沒有。
在美國念書時,也試過有幾次在結冰的地面滑倒,但周圍的美國人都會馬上過來扶我起身并慰問幾句,雖然有點難堪,我也備感溫馨。
今年1月8日下午,一名85歲的老爺子在杭州鼓樓南宋御街上也碰到同樣的情況,結果他在街上躺了近20分鐘,圍觀者眾多,但無人上前將老人扶起。據報道,有人承認:“怕扶他起來要負責任,賠錢。”最終,是趕來的民警把老人帶走。
中國某大網站過后做了調查,有近13萬名網民參與。其中,62.54%選擇“絕對不會(扶老人),怕惹麻煩”;33.45%認為,應該先理性判斷,再作決定;僅有4.01%覺得應該扶老人,認為“這是起碼的公德”。
幫人也要賠錢、有麻煩?
2006年11月,南京市民彭宇稱下車時見徐老太摔倒,所以扶至旁邊,然后同其親屬一同送老太太入院,兩個月后,徐老太將彭宇告上了法庭,稱是被他撞倒。判決結果是彭宇需賠償4萬5876元(人民幣,下同,約9377新元),法院認為,彭宇送徐老太上醫院的行為“純屬做賊心虛”。
2008年8月,鄭州市民李凱強騎電動車時和騎著自行車的宋老太發生碰撞,老太摔倒后,李凱強上前扶起她。宋老太申訴被撞傷了腰,要求賠償醫藥費。協商未果,宋老太將李凱強告上了法院。法院后來判決李凱強支付給宋老太7萬9000余元精神撫慰金及其它費用。
以上兩起惡例不禁讓民眾對于幫助陌生人心生疑慮,變得越來越冷漠。
不過,人性本善,以杭州老爺子為例,盡管沒人去扶起他,但不只一個人表現了熱心,送寒衣和熱水袋、拿報紙給他當枕頭、打電話報警等。
若能幫助他人而不損害自己的利益,大多數中國人還是愿意去做的。廣州一個網站此前就發起一個題為“你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做法是贊成還是反對?”的調查,結果超過五成網民贊成要見義勇為。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胡守鈞表示,前車之鑒既然留下如此惡劣的影響,只有徹底推翻它們,才能真正打消民眾心頭的顧慮。最理想的方法,是對彭宇和李凱強的案子進行重新審判,這么做可重新樹立起民眾對社會良知的信心。
至于在見義勇為后可能被報復的可能性,警方則得負起更大的責任,所有報復者都必須嚴辦、嚴懲,從而清楚地告訴社會大眾,見義勇為者是被保護的一群。
社會冷漠等問題很大原因是許多人遇見壞人壞事時縮手縮腳,要有效地建設一個和諧的中國社會,社會良知、責任感以及抗衡惡勢力的勇氣缺一不可。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