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兒苦苦尋親70年 60年鄰居竟是失散親兄弟
上世紀20年代末,湖北監利的一場洪水不知吞噬了多少無辜生命。許多幸存的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還有的被迫顛沛流離,客居異鄉。湖南省平江縣的顧勤生老人,便是那次大難的幸存者,他走過黑暗,迎來光明,卻始終忘不了那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70年如一日,他苦苦尋找失散的親人,殊不知同村生活了60余年的鄰居竟是自己闊別多年的親兄弟。此后每年春節親人們聚在一起時,都會聊起這段頗具傳奇色彩的尋親經歷。
A
洪水突如其來,
8歲孩童被迫流落他鄉
1929年6月17日晚,湖北省監利縣的一個村落,隨著轟隆隆的一聲雷響,老天似乎決了口,傾盆大雨下了整整三天,渾濁的河水掀起了一層層巨浪,終于沖垮了年久失修的河堤,猛獅般吞噬了整個村莊。
“大水來了!快跑!嗚哇——”洪水突如其來,還未來得及逃脫的一些老人、婦女、小孩在瘋狂的浪潮里拼命地掙扎,最終還是無力地消失在了洪浪里。8歲的民生死死地抓住一根橫木,大浪一次又一次將他淹沒,讓他險些喪命。雖然手腳都已麻木,但求生的本能讓他始終沒有松開橫木,他堅持著,最后還是無力地合上了雙眼,暈了過去。
待小民生漸漸蘇醒時,發現自己被沖上一個杳無人煙的山岸。幼小的他又冷又餓又怕,只好硬撐著沿著小路漫無邊際地向前走。他哭著大聲喊:“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
小民生喊破了喉嚨,也沒聽見回音,就在他快要支撐不住疲乏的身體時,迎面來了一個背包的人。他認出那是鄰村的張叔叔,心底頓時燃起了見到親人的希望,就跟著他一起尋找起了自己的父母兄弟。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民生跟著張叔叔來到了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從未見過繁華市場的民生對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又好奇,不停地東張西望,卻沒發現早已和走在前面的張叔叔走散。
漫長的一天過去了,天黑得像被蓋在了鍋底,舉目無親又身無分文的小民生蜷縮在一個墻腳,又餓又冷又怕。此后,他開始了兩年的乞討生活,并流浪到距家千里外的湖南省華容縣。在華容縣的兩年里,民生白天出去乞討,晚上睡在一個破舊的土地廟,長年的饑餓使他瘦小的身體越來越弱。終于有一天,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正在乞討的小民生一頭栽倒下去,不省人事……
小民生醒來時,發現自己已成了華容難民房里的一份子。不久,他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進了一所私塾念書。在私塾里,他忠誠老實、勤奮好學,深得私塾先生的喜歡,一天,先生對他說:“我岳父膝下無子,想要收你做義子,你愿意嗎?”當時難民房里的流浪兒都會被人領養。民生想總要有個家才好,就答應了。
義父姓何,家住南縣,是個善良的生意人,家境比較殷實。民生來到新家以后,轉進當地的私塾上學。學校里有一個惡霸的兒子常欺負人,一天下午放學后,他把民生的書包丟入淤泥。氣惱不過的民生隨手抓起一根木棍追打他,那同學在逃跑途中一不小心跌下了山坡,等了許久也不見上來。民生知道禍闖大了,趕緊跑回家將此事告訴了義父。義父打聽情況后得知那個孩子摔斷了一條腿,惡霸聲稱一定要了民生的小命,于是要他趕緊帶盤纏逃命。
時年13歲的民生幾經周折,來到群山環繞的湖南平江縣城,身上的盤纏不久就用盡,不得已又開始了乞討生活,結果被人販子賣給了平江縣大洲鄉大江村的村民顧儲才做養子。顧家也是忠厚人家,見民生做事勤快,吃苦耐勞,遂將他改名為顧勤生并認作養子,他自此成為顧家人。
B
昔日故鄉何在?花甲老漢回村不見親人
新中國成立后,顧勤生結婚成家并生有5子3女,在艱苦的歲月里,他勤勤懇懇,節衣縮食,將幾個孩子拉扯成人。1981年7月25日,是顧勤生六十大壽的日子,全家30余口齊聚一堂為老人家祝壽。看著兒孫滿堂,他想起多年前失散的親人,感慨地對晚輩講述了自己的滄桑經歷。眼噙熱淚的他哽咽地說:“我來這里落地生根47年了,顧家待我很好,但我一直沒有忘記我的親生父母和兄長們,我一定要找到他們。”子孫們聽后非常感動,表示全力支持。數日后,顧勤生踏上了尋親征途,從平江出發前往監利。
顧勤生一直記得,自家的房子是土筑老屋,叔叔住在西邊的兩間,自家住東邊的三間。家門前有一口大池塘,生長著茂密鮮綠的大荷葉。家門前沿小路一直可達村里的私塾,屋前路邊有一棵百年老樹,那里常常是伙伴們戲耍的天然游樂場,他跟著哥哥去上學時,走到樹下總要撿幾個石子扔打樹上嘰嘰喳喳亂叫的小鳥。
幾經周折,顧勤生來到老村子,只可惜物是人非,早已沒了昔日的痕跡。他走到一戶舊房子前,主人60多歲,正端著一個煙斗巴嗒巴嗒地抽著,見來了客人,忙站起來迎接。顧勤生介紹了自己的來歷和目的,那人聽后仔細端詳著他,拉著他的手欣喜道:“你是萬家人啊,是民生吧?這么多年了你還活著。我是你金貴哥,以前常帶你捉泥鰍,你不記得啦?”
顧勤生聽后嚇了一跳,仔細看看那人確實是金貴,他一把抱住金貴,一邊擦著淚水一邊激動地說:“總算找到認識的老鄉了!”金貴也哭成了淚人。兩人平靜下來后,顧勤生迫不及待地問:“我家里人呢?我家的房子呢?”金貴并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從里屋取出一雙布鞋交給勤老,“這是***做給你的,她臨終托我交給你。”金貴說,“那次洪水,你爸用一塊大木板竭盡全力把***送到岸邊,然后又去尋找你們兄弟,從此再也沒回來。沒有了你們的消息,***就在東山上建了一間茅草屋住著,一直到十年前去世。”聽他一說,顧勤生悲痛萬分。他為母親的去世和親人的離散而悲痛,為自己沒早日回來侍奉母親而悔恨,更為金貴悉心照顧母親而感激。
當天下午,顧勤生隨金老去東山上拜祭亡母,并囑咐金貴一定要經常幫忙照看他母親的墳墓,一有他父親和哥哥的消息要馬上通知。1986年4月,金老來信說,有一個中年人來到村里尋親,可能是顧勤生哥哥的后人。顧勤生接到信后當即趕往監利,可是那人早已離去。從金貴那里打聽到,那人也住在湖南,但不知具體地址,遂無從尋覓。但顧勤生始終不甘心,他四處打聽,踏遍千里尋親,卻無奈每次都徒勞而返。
C
女兒認錯父親,誰知同村鄰居竟是嫡親伯父
正在顧勤生苦苦尋找親哥哥之時,鄰里鄉親們開始悄悄地議論,同村有一位老人與顧勤生長得很像,說話的口音也相似。子女們雖聽說此事,卻不敢向父親提及,他們不想再一次讓父親失望,再度勾起父親內心的傷痛。
就這樣又過了10余年,直到2001年中秋節,顧勤生外嫁到附近萬谷村的大女兒顧利華在回娘家的路上,看見前面走著一位老人,那寬平的肩膀、稍凸的后腦勺和偏左側前跨步的行路姿勢簡直和父親一摸一樣,于是連聲大呼:“爸爸,爸爸,你等等我。”可那老人只管快步走著,并沒回頭。
然而待顧利華追上老人時卻發現那居然不是自己的父親。她帶著歉意對老人說:“我還以為是我父親呢。”這位老人聽后笑了:“我不知道你是在喊我,我叫顧稱初,你又怎么把我當成你父親呢?”顧利華把原因告訴老人并趁機問道:“大家都說您跟我父親很像,還真像呢,你們不會真是兄弟吧?”老人有些意外,思量了一會,搖著頭說:“我可是在外地逃難逃過來的喲,和你父親怎么可能是兄弟呢?”
這話激起了顧利華極大的興趣,她追問道:“那您是從哪兒逃難來的?您老家發生了什么事呢?”老人便講開了:“我老家是湖北監利。當年發了一場大水,把我們整個村都淹沒了,我們一家六口就各不知去向了……”顧利華聽后更感興趣了,天下竟有如此巧合?她緊接著告訴老人:“我父親也是那邊過來的,也有相似的經歷!”顧利華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訴了老人,老人當即決定晚上去拜訪顧勤生。
太陽還沒落山,老人顧不上往嘴里多塞幾口飯,就匆匆來到了勤老家里,他一見面就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題:“我今天來是想問一個事,你女兒利華說你也是湖北過來的,你說說你怎么離開了監利,你老家原來都有些什么人,都叫什么名字?”顧勤生也沒多想,把家里的情況、當年發生的事、一路的坎坷和多年尋親的經歷,如滔滔江流一五一十地傾吐出來。
“我家姓萬,父親萬永全。”“對,萬永全。”
“母親姓陳,陳月娥。”“對,陳月娥。”
“大哥萬首生。”“對,首生。”
“二哥萬元生。”“對,元生。”
“三哥萬書生。”“對,就是我!你是——四弟,萬民生!”
話音未落,二老早已泣不成聲,緊緊擁抱在一起,許久,許久……
A
洪水突如其來,
8歲孩童被迫流落他鄉
1929年6月17日晚,湖北省監利縣的一個村落,隨著轟隆隆的一聲雷響,老天似乎決了口,傾盆大雨下了整整三天,渾濁的河水掀起了一層層巨浪,終于沖垮了年久失修的河堤,猛獅般吞噬了整個村莊。
“大水來了!快跑!嗚哇——”洪水突如其來,還未來得及逃脫的一些老人、婦女、小孩在瘋狂的浪潮里拼命地掙扎,最終還是無力地消失在了洪浪里。8歲的民生死死地抓住一根橫木,大浪一次又一次將他淹沒,讓他險些喪命。雖然手腳都已麻木,但求生的本能讓他始終沒有松開橫木,他堅持著,最后還是無力地合上了雙眼,暈了過去。
待小民生漸漸蘇醒時,發現自己被沖上一個杳無人煙的山岸。幼小的他又冷又餓又怕,只好硬撐著沿著小路漫無邊際地向前走。他哭著大聲喊:“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
小民生喊破了喉嚨,也沒聽見回音,就在他快要支撐不住疲乏的身體時,迎面來了一個背包的人。他認出那是鄰村的張叔叔,心底頓時燃起了見到親人的希望,就跟著他一起尋找起了自己的父母兄弟。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民生跟著張叔叔來到了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從未見過繁華市場的民生對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又好奇,不停地東張西望,卻沒發現早已和走在前面的張叔叔走散。
漫長的一天過去了,天黑得像被蓋在了鍋底,舉目無親又身無分文的小民生蜷縮在一個墻腳,又餓又冷又怕。此后,他開始了兩年的乞討生活,并流浪到距家千里外的湖南省華容縣。在華容縣的兩年里,民生白天出去乞討,晚上睡在一個破舊的土地廟,長年的饑餓使他瘦小的身體越來越弱。終于有一天,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正在乞討的小民生一頭栽倒下去,不省人事……
小民生醒來時,發現自己已成了華容難民房里的一份子。不久,他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進了一所私塾念書。在私塾里,他忠誠老實、勤奮好學,深得私塾先生的喜歡,一天,先生對他說:“我岳父膝下無子,想要收你做義子,你愿意嗎?”當時難民房里的流浪兒都會被人領養。民生想總要有個家才好,就答應了。
義父姓何,家住南縣,是個善良的生意人,家境比較殷實。民生來到新家以后,轉進當地的私塾上學。學校里有一個惡霸的兒子常欺負人,一天下午放學后,他把民生的書包丟入淤泥。氣惱不過的民生隨手抓起一根木棍追打他,那同學在逃跑途中一不小心跌下了山坡,等了許久也不見上來。民生知道禍闖大了,趕緊跑回家將此事告訴了義父。義父打聽情況后得知那個孩子摔斷了一條腿,惡霸聲稱一定要了民生的小命,于是要他趕緊帶盤纏逃命。
時年13歲的民生幾經周折,來到群山環繞的湖南平江縣城,身上的盤纏不久就用盡,不得已又開始了乞討生活,結果被人販子賣給了平江縣大洲鄉大江村的村民顧儲才做養子。顧家也是忠厚人家,見民生做事勤快,吃苦耐勞,遂將他改名為顧勤生并認作養子,他自此成為顧家人。
B
昔日故鄉何在?花甲老漢回村不見親人
新中國成立后,顧勤生結婚成家并生有5子3女,在艱苦的歲月里,他勤勤懇懇,節衣縮食,將幾個孩子拉扯成人。1981年7月25日,是顧勤生六十大壽的日子,全家30余口齊聚一堂為老人家祝壽。看著兒孫滿堂,他想起多年前失散的親人,感慨地對晚輩講述了自己的滄桑經歷。眼噙熱淚的他哽咽地說:“我來這里落地生根47年了,顧家待我很好,但我一直沒有忘記我的親生父母和兄長們,我一定要找到他們。”子孫們聽后非常感動,表示全力支持。數日后,顧勤生踏上了尋親征途,從平江出發前往監利。
顧勤生一直記得,自家的房子是土筑老屋,叔叔住在西邊的兩間,自家住東邊的三間。家門前有一口大池塘,生長著茂密鮮綠的大荷葉。家門前沿小路一直可達村里的私塾,屋前路邊有一棵百年老樹,那里常常是伙伴們戲耍的天然游樂場,他跟著哥哥去上學時,走到樹下總要撿幾個石子扔打樹上嘰嘰喳喳亂叫的小鳥。
幾經周折,顧勤生來到老村子,只可惜物是人非,早已沒了昔日的痕跡。他走到一戶舊房子前,主人60多歲,正端著一個煙斗巴嗒巴嗒地抽著,見來了客人,忙站起來迎接。顧勤生介紹了自己的來歷和目的,那人聽后仔細端詳著他,拉著他的手欣喜道:“你是萬家人啊,是民生吧?這么多年了你還活著。我是你金貴哥,以前常帶你捉泥鰍,你不記得啦?”
顧勤生聽后嚇了一跳,仔細看看那人確實是金貴,他一把抱住金貴,一邊擦著淚水一邊激動地說:“總算找到認識的老鄉了!”金貴也哭成了淚人。兩人平靜下來后,顧勤生迫不及待地問:“我家里人呢?我家的房子呢?”金貴并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從里屋取出一雙布鞋交給勤老,“這是***做給你的,她臨終托我交給你。”金貴說,“那次洪水,你爸用一塊大木板竭盡全力把***送到岸邊,然后又去尋找你們兄弟,從此再也沒回來。沒有了你們的消息,***就在東山上建了一間茅草屋住著,一直到十年前去世。”聽他一說,顧勤生悲痛萬分。他為母親的去世和親人的離散而悲痛,為自己沒早日回來侍奉母親而悔恨,更為金貴悉心照顧母親而感激。
當天下午,顧勤生隨金老去東山上拜祭亡母,并囑咐金貴一定要經常幫忙照看他母親的墳墓,一有他父親和哥哥的消息要馬上通知。1986年4月,金老來信說,有一個中年人來到村里尋親,可能是顧勤生哥哥的后人。顧勤生接到信后當即趕往監利,可是那人早已離去。從金貴那里打聽到,那人也住在湖南,但不知具體地址,遂無從尋覓。但顧勤生始終不甘心,他四處打聽,踏遍千里尋親,卻無奈每次都徒勞而返。
C
女兒認錯父親,誰知同村鄰居竟是嫡親伯父
正在顧勤生苦苦尋找親哥哥之時,鄰里鄉親們開始悄悄地議論,同村有一位老人與顧勤生長得很像,說話的口音也相似。子女們雖聽說此事,卻不敢向父親提及,他們不想再一次讓父親失望,再度勾起父親內心的傷痛。
就這樣又過了10余年,直到2001年中秋節,顧勤生外嫁到附近萬谷村的大女兒顧利華在回娘家的路上,看見前面走著一位老人,那寬平的肩膀、稍凸的后腦勺和偏左側前跨步的行路姿勢簡直和父親一摸一樣,于是連聲大呼:“爸爸,爸爸,你等等我。”可那老人只管快步走著,并沒回頭。
然而待顧利華追上老人時卻發現那居然不是自己的父親。她帶著歉意對老人說:“我還以為是我父親呢。”這位老人聽后笑了:“我不知道你是在喊我,我叫顧稱初,你又怎么把我當成你父親呢?”顧利華把原因告訴老人并趁機問道:“大家都說您跟我父親很像,還真像呢,你們不會真是兄弟吧?”老人有些意外,思量了一會,搖著頭說:“我可是在外地逃難逃過來的喲,和你父親怎么可能是兄弟呢?”
這話激起了顧利華極大的興趣,她追問道:“那您是從哪兒逃難來的?您老家發生了什么事呢?”老人便講開了:“我老家是湖北監利。當年發了一場大水,把我們整個村都淹沒了,我們一家六口就各不知去向了……”顧利華聽后更感興趣了,天下竟有如此巧合?她緊接著告訴老人:“我父親也是那邊過來的,也有相似的經歷!”顧利華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訴了老人,老人當即決定晚上去拜訪顧勤生。
太陽還沒落山,老人顧不上往嘴里多塞幾口飯,就匆匆來到了勤老家里,他一見面就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題:“我今天來是想問一個事,你女兒利華說你也是湖北過來的,你說說你怎么離開了監利,你老家原來都有些什么人,都叫什么名字?”顧勤生也沒多想,把家里的情況、當年發生的事、一路的坎坷和多年尋親的經歷,如滔滔江流一五一十地傾吐出來。
“我家姓萬,父親萬永全。”“對,萬永全。”
“母親姓陳,陳月娥。”“對,陳月娥。”
“大哥萬首生。”“對,首生。”
“二哥萬元生。”“對,元生。”
“三哥萬書生。”“對,就是我!你是——四弟,萬民生!”
話音未落,二老早已泣不成聲,緊緊擁抱在一起,許久,許久……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