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狀告子女 不回家吃飯發人深思
據報道,71歲的重慶劉老太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在當地人眼里,3個孩子都很孝順,給老人生活費,孫兒孫女們也會時不時地給老人送錢,但劉老太還是把3個子女一起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決子女們每月付她100元生活費。不料開庭時,老人卻說:“我不要錢,只要他們每個月回家吃頓飯。”
劉老太要求子女回家吃頓飯的訴求,讓人心酸。劉老太雖然不缺錢花,但是衣食無憂并不能代表她過得開心快樂。老伴去世,子女經常不回家,老人更需要子女的精神贍養、親情關懷。
子女贍養父母,法律已有規定。其實,子女對父母盡孝,不僅體現在物質方面,老人更渴望的是“精神贍養”。照顧好老人的飲食起居,關心老人身心健康,尊重老人的權利,同樣是孝順父母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孤寡老人,除了物質需求外,更多的是精神需求,更渴望親情。可是,許多年輕人往往把贍養老人理解為物質供給,而忽視了對老人的“精神贍養”。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父母所花的心血與汗水,是無法用物質來衡量的,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子女好好報答。不可否認,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子女尤其是獨生子女對老人的關照往往顯得力不從心,更多的子女是以給老人贍養費、請保姆等來表達孝心的。但是,金錢與保姆畢竟代替不了骨肉之情。如果工作在外,不能常回家看看,至少應該通過電話噓寒問暖、溝通交流,節假日也要盡量抽時間回家看看,有條件的也可把父母接到身邊照料,總之別讓老人長期忍受空巢之痛。
隨著我國“空巢老人”的增多,如何贍養老人已經成為一個社會難題。進入21世紀后,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2009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67億,占總人口的12.5%。盡管政府有責任完善養老政策,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但政府的關愛不能代替晚輩的孝順。所以,強化年青一代對老人的“精神贍養”意識十分重要。既保證老人衣食無憂,又讓老人精神愉快,安享晚年,對在外拼搏的兒女來說,很不容易,但值得努力。因為一旦失去他們,就是永別!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