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退休老人晚年因自閉而難熬60歲獨居老者欲跳樓
六旬老人只因前樓鄰居家的“避邪鏡”反光,竟在屋內把防盜門反鎖,爬出六樓窗戶,欲跳樓尋死。民警、消防官兵均趕到現場,眾多熱心市民也在樓下勸說老人,從下午一直鬧到晚上10時許,事件才得以解決。記者從相關民警那里了解到,老人為高知退休老人,獨居,這次事件,鄰居家的“避邪鏡”更像是導火線,而實際老人是在宣泄一種孤獨。由此,針對退休的高知老人,記者展開調查,了解其生存狀況和真實的心理狀態。
僅因小鏡反光她欲跳樓尋死
近日,在香爐礁附近發生一起六旬老人欲跳樓尋死事件。據現場圍觀市民劉先生說,當時六樓一住戶的南臥室窗臺上蹲著一個老人,而且半個身子已經探到了窗外,看樣子十分危險。“很快,這棟居民樓下面已經聚集了很多圍觀的市民,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很多市民開始勸老人,還問她兒女的電話。”市民劉先生說,“但老人根本不理睬,仍是不斷把身子往外面探,這時已經有圍觀的居民撥打電話報警了。”
很快民警和消防官兵都趕到了現場,準備對老人進行營救。但是老人在屋內已經將防盜門反鎖,眾人幾經嘗試也沒有打開。大家又開始對老人進行疏導,在慢慢讓老人情緒穩定下來之后,才終于和老人對上了話。據當時在現場的民警介紹,老人欲跳樓尋死竟然是因為一面小鏡子。老人所居住的前樓,一戶居民在北窗戶上掛了一面“避邪鏡”,正好將光反射到這位老人家里,由此產生了矛盾。難以宣泄心中壓抑已久的憤怒,又不知道該跟誰訴說,老人最終選擇的是跳樓尋死。“后來老人的女兒趕到現場,這時防盜門鎖也被破壞,救援的人成功進入屋內,將老人營救下來。”圍觀市民劉先生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老人是高知退休老人,老伴和兒子都在外地工作,也沒有和女兒一起住,而是長時間獨自呆在家里。這次發生的事件,表面上看是因為鄰里糾紛,實際上更是老人對孤獨的宣泄。
多半倍感失落甚至出現幻聽
隨后,針對老人欲跳樓宣泄孤獨一事,記者又走訪了多個社區,對這一退休人群進行調查了解。在調查的一些社區中,感到孤立無援的比例達到70%%左右。而且從調查中也可以看出,超過一半的高知退休老人,表示平時不愿意出門,也不和小區里其他的老人一起嘮嗑、下棋或者打撲克,而是喜歡呆在家里,看報紙、看電視。遇到事情,他們也表示愿意放在心里,而不愿意通過和別人嘮嗑的方式宣泄出去。“我們社區就有很大一部分這樣的退休老人,有的是大學老師,有的以前是單位的小領導。”李家街道綠香社區書記告訴記者,“很普通的老人,退休后很容易就和小區里的其他老人打成一片,下象棋、打撲克、嘮嘮嗑,甚至是吹吹牛,總之很快一天就過去了,而且心里敞亮,也挺快樂。相反這些高知退休老人很難加入這個群體,他們喜歡將自己關在家里,搞自己的東西,而認為在外面打撲克嘮嗑是浪費時間,也和他們的身份不符。如果家里再沒有人,這部分老人便很快陷入到了孤獨寂寞,甚至是壓抑中。那么天長日久,老人可能會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宣泄。”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八一路街道新南社區宋先生的老父親就有這樣的情況。“父親退休前在單位是個小領導,下面管著幾十個人,這一退休對老人的打擊可真不小。頭段時間,老父親糖尿病住院,我在醫院照顧他時,他總說有人敲門來看望他,可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人。而父親沒退休時,一住院,單位里的人確實絡繹不絕地來探望。沒有辦法,我跟妹妹打了招呼,讓她多找些同學和同事來看父親,果然,老人的精神頭一下子便上來了。”宋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
“社會地位越高的人,越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每天被下屬簇擁,被一群同齡人尊重,這樣的生活會使他感覺很幸福。然而,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等到要退出這個角色時,他反而不習慣了。沒有人找他,他覺得自己一下子被外界遺忘了,有的甚至患上了憂郁癥。”李家街道綠波社區的工作者告訴記者,一位退休的老教師,回到家里,突然沒有學生管了就很不適應,她竟孩子一般地要求子女不許叫她母親,而是一律叫她老師。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