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為 小善也美 七旬老人服務社區14載
今年77歲的陳志城老人是興慶區康怡園的一位住戶,從1996年入住后,他視社區為家,14年如一日地維護小區環境,充當義務宣傳員、秩序監督員,為社區居民服務。
圖的就是個樂
3月26日,記者來到陳志城老人家里,雖陳設簡單,但整潔有序,老人精神矍鑠。落座后,老人打開了話匣子。老人從原銀川市摩托車修配廠退休后,一直想發揮余熱。他發現,自己所住小區居民的素質良莠不齊,有的直接在草地上走,有的隨地吐痰,就產生了擔當義務社區衛生宣傳員的想法。只要他看到居民有污染小區環境的行為,就馬上走上前制止,并告訴對方“社區就是自己的家,人人都要愛護它”。2003年,陳志城老人又在寧夏老年大學報名上了書法班,他經常義務為社區居委會寫活動通知。康怡社區工作人員說:“今年新春聯誼會上的500多張謎語條,都是陳志城老人寫的,老人一筆一劃非常認真,花了十幾天時間才寫好。”
面對社區工作人員的夸贊,老人樂呵呵地說,國家給老年人這么好的待遇,我們也要給社會多做些貢獻。自己有事做,心里也樂呵。
為公事敢較真
在報紙上看到銀川提升市民素質的新聞報道后,陳志城經常邀住在附近的老人出去散步,借機給大家宣傳文明。比如,老人走到馬路上時就會說,年齡大了,不能隨便闖紅燈,一定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時間一長,這些老人都成為小區的義務監督員。一次,菜販子來小區里吆喝賣菜,陳志城看到菜販子的行為妨礙了小區居民的出入,便和另兩位老人指出菜販子的行為不文明,讓小販退到路邊。菜販子一看,兩個瘦老頭也敢來“找茬”,沒把老人放在眼里,還出言威脅。陳志城老人也沒有退縮,他厲聲呵斥“再敢這樣,我馬上打110報警!”看到老人態度堅決,菜販子灰溜溜地退回到路邊。
康怡社區的居民說,小區里有這樣的老人,感覺很親切。他們力所能及地保護了小區的安全和衛生環境。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