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老人,何時能找到家
一位60多歲老人由于患有精神分裂癥,從家走失后一直流浪街頭,又不幸被車撞成重傷。面對這樣一位特殊而又可憐的老人,一群白衣天使擔負起了救治、照顧老人的工作,并希望用一片真情為老人找到自己的親人。
120接來“三無”患者
2008年9月9日早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到120急救電話,稱一老人被汽車撞傷暈倒在路邊,醫務人員立即出診,將老人接到醫院救治。“經過檢查發現,老人右脛腓骨遠端骨折,外部有擦傷痕跡,前額有兩厘米長的傷口,隱約看見骨頭。”急診外科醫師馮立回憶當時情景時說。接診后,急診外科醫師護士馬上展開緊急救治。
8日上午,記者在人民醫院見到了這位老人,她的精神狀態良好、正坐在病床上曬太陽。馮立告訴記者,第一次見到老人時,她衣衫破爛不堪,頭發都被泥土凝成了一股股的“繩”,渾身散發著一股臭味,估計已經在外流浪了很長時間。護士們趕忙為老人進行了清洗。
在詢問病情時醫生們發現,這位老人神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自己叫談家蓮,既不記得有什么家人也不知道家在哪里,該如何聯系,屬于典型的“三無”病人。老人的主治醫師馮立和急診外科的護士長王艷梅看到這種情況后,立即安排了一張病床,等待老人康復。
“目前老人除走路時受傷的腿還有點瘸外,其他的外傷已經痊愈。但是由于患有精神分裂癥,還需要醫務人員的照料。”馮立告訴記者。
把醫生護士當成家人
自從老人在醫院住下,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外科醫生、護士以及醫院保潔人員就擔負起了照顧老人的工作,老人頭發長了,護士長王艷梅從家中拿來剪刀幫她打理;身子臟了,值班護士輪流定期為她擦洗;過節了,值班醫生端來了水餃給老人;想喝玉米面湯了,護士長在家為老人熬。
老人雖然大部分時候都處于意志模糊狀態,但是她能感覺到醫護人員對她像親人一般。她把護士長認成了“老姨”,把馮立醫生認成了侄子“新春”,時不時夸他給自己幫忙耕的田好,漸漸地幾乎所有的醫護人員和保潔人員都有了“代稱”,他們成了老人心里名副其實的親人。因為老人在傷愈后,還是記不起關于家的任何信息,所以想送她回家的事情被一擱再擱。
老人離家在外,家人一定非常著急!近兩年中,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相關領導多次看望老人,關心老人的生活情況,醫院也多次努力為老人尋找家屬,但是尋親之路一直困難重重。2009年夏,一位病人家屬見到老人時稱“感覺很面熟”,好像很久之前見過她,很像同村的一個人。經過細心醫生的追問,這位家屬說自己是兗州市漕河鎮談家村人,小時候見過住院老人,有印象。得到這個重要情況后,醫生護士經常在老人精神狀態較好的時候與其交談,又在某一次談話中意外得到這么一條線索:老人有兩個弟弟,一個叫談先夫、一個叫談先龍。有了這一重要線索后,醫院立即委派馮立醫生去尋找老人的這兩位親人,盼望老人早日與家人團聚。經漕河鎮談家村村支部協助,醫院找到了老人的弟弟談先夫。
幫老人尋親還在繼續
8日下午,記者與漕河鎮談家村村委管書記取得了聯系。據管書記介紹,7日,當地派出所工作人員來過談先夫家,就談家蓮在黑龍江的家人等情況進行了了解。由于談先龍多年前就搬離了談家村,替姐姐尋找家人的任務只能由談先夫承擔。
根據談先夫介紹的情況,談家蓮出生在兗州市漕河鎮談家村,今年68歲,30多年前嫁到寧陽縣鄉飲鄉,婚后受丈夫虐待,后改嫁到黑龍江安達縣太平莊公社十八大隊二十小隊。兩年前,老太太從黑龍江回老家住了幾天后便一直不見了蹤影。隨后她在黑龍江的丈夫、孩子來兗州找過,但沒有找到,其實那時老人已經在醫院住下了。
目前,談先夫正在積極通過各種途徑跟姐姐在黑龍江的親人進行聯系,但還沒有獲得聯系方式,非常盼望能早日聯系到姐姐的子女。“如果實在找不到姐姐在黑龍江的家人,我會將姐姐接回家中。”談先夫講道。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