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醫 花甲老人自費出書填補空白
他,退休前是港務局的一位高級工程師,工科出身的他退休后卻改行研究起了醫學;他,生病之前是一個醫學盲,如今卻被譽為“民間的洪昭光”;他曾經是一位被醫生宣判死刑的病人,現在卻用時間創造著奇跡……這位老人便是被譽為“科普之星”的連長先。雖然已年近古稀,但他并沒有停下研究、學習的腳步。2004年,在自費出版近2萬字的《老年健康揭秘》后,又歷經一年多地努力,編寫了近20萬字的《糖尿病防治與飲食概算》。最近,連長先又有了新的宏偉目標:用5-8年時間編寫一本類似于重疊詞語式的字典,填補目前此項空白。
“人活一輩子,不管是中年、老年,盡自己的心力,把自己學到的、知道的奉獻給社會,使大眾受益,可說是人生一大樂事。對人幫助,使人愉快,自己的心里也感到高興。”——連長先。
手里拿著一副老花鏡,拎著一個紙袋,連長先慢慢地坐了下來。從紙袋里掏出他的寶貝,一一向記者展示:一本綠色封面的《糖尿病防治與飲食概算》、一個名為《老年健康揭秘》小冊子和一些零零散散地用老式曲別針固定著的紙張,這些就是老連這幾年來的成果。“人老啦,能做的事不多了。對社會的貢獻能多一點就多一點吧。”信手翻著這些紙張,連長先娓娓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雖然由于上了年紀,連老的耳朵有些背了,但是說話時的思路卻很清晰。連長先告訴記者,退休前他因為工作忙碌,又不注意保養身體,50歲出頭就患上了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為了治病,他看了大量醫學論著,退休后的充裕時間里更是閱讀了大量的醫學論著,并請教有關醫學專家、教授,這讓他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何學會控制病情,保健身體有了更多的了解。
然而平日里連長先去晨練時,發現周圍很多老人患有多種慢性病,有限的退休工資讓他們舍不得定期去醫院檢查,醫療保健常識了解得也不多。于是,連長先經常把自己去醫院看病的經驗和在書刊上看到的有效方法告訴他們,有的還真管用。一傳十,十傳百,有些患病的老年人聽說后也來向他請教。但畢竟通過這種途徑知道的人有限,為方便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知識,減輕疾病的痛苦,他萌生了寫書的念頭,“用科學為更多的人服務。”
執著:突發心梗 老連帶病寫書
連長先不是醫生,也不是教育工作者,編書所經歷的困難可想而知。為了寫書,他常常查閱、整理資料到深夜,有時候半夜突然醒來,想起什么了,就爬起來開始寫,常常搞得老伴也睡不好覺。“開始時,老伴也埋怨我,我只能耐心地跟她解釋。告訴她現在記性不好了,想起來就得趕緊記下來。要不然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想起來,說不定永遠都想不起來了呢。”連長先有些傷感地說。
后來,老伴干脆起來陪著他,做一些“后勤工作”,給他倒水泡茶,或幫他整理資料。
為了查閱資料,書店和圖書館成了他的聚點,帶著紙和筆,看到新的知識就抄下來,如果太多了抄不完就把書買回去。久而久之,書店的店員與連長先成了老相識,被老人的精神感動,店員偶爾也會給他一些“方便”。
連長先回憶說,讓他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他和老伴從書店查閱資料回來,正趕上外面下著大雨,可他們只帶了一把遮陽傘,他怕老伴淋著雨,自己整個人幾乎都在雨中;氐郊抑,他又急著編寫,到了晚上就感冒發燒了。第二天一早睜開眼,他還想著寫書,可是剛剛起身頭沉沉的,實在起不來了,他又躺下了,嘴里急得直嘀咕:“上歲數了,體格真不行了。”
盡管遇到很多困難,但并沒有讓老連放棄寫書的想法。然而,就在他準備動手寫書的時候,卻突發心肌梗死住進了醫院……“那次我在鐵路醫院被搶救了三天三夜,總算挺住了!”手術過后,他利用在醫院休養的時間,帶著小本,向醫生、護士討教一些臨床的醫學知識以及預防常識,然后拿筆記下來。在這樣的堅持下,家人被他的這種精神感動了,也都來幫助他。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