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病死家中"續 社區應關注高危老人
6月3日上午,刊發了《天津老漢尸腐家中月余,孩子在國外》的報道,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很多市民都表示不理解,為了解開市民的疑問,也為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此類事件,以及避免此類悲劇的再次發生。我們專訪了南開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集林,劉老師對這件事情深感痛惜,并表示,因病死亡是很正常的,可悲的是死了一個月竟然無人知曉。
桂正浩:您看到這個新聞有什么感受?
劉集林:這是很正常的,這不是首例,中國以前也有此類事件發生。不僅國內,國外也經常發生,不過我還是對這件事情感到非常痛惜的。這在傳統社會一般是不會出現的,傳統的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大家都知根知底。
不過這些都是宏觀層面的,我們還應該看到微觀層面的東西。比如父親性格如何、子女性格如何,子女跟老人的關系如何?我看到新聞里面說老人性格非常“孤僻”,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桂:我們生活在社會當中,個人不可能獨立于社會而存在,那么這件事件反映了什么的社會問題呢?
劉:從大的社會背景來看,我們社會目前正處在一個轉型時期,舊的制度被打破了,但是新的制度又沒有建立起來,在這個制度的真空期就特別容易出現問題,就比如今天這件事情。在中國傳統的社會,老人是以家庭養老為主,子女會承擔起贍養老人的全部責任。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希望逐步建立起一種更加穩定的市場養老體制。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化的養老機制并沒有建立起來,但同時家庭養老的這種觀念卻在逐步的退化,于是就造成了老人養老問題的尷尬境地。
桂:傳統的中國社會有這樣的事情嗎?
劉:有,也有,但是都是很少的。過去與現在不同的是,過去的特例竟然成了現在社會的一種現象。現在社會中流行的物質主義價值觀,社會成員頻繁的社會流動,導致人與人之間感情越來越淡薄,即使父子之間也未能幸免。
桂:就今天這個事情您覺得誰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劉:我覺得作為子女不管你有多忙,有什么理由,父親病死家中一個月之久無人發現,他們肯定是不孝順的。兩個子女都在國外,老人的經濟一般來講是不成問題的,主要的還是心理的問題。
子女真的很忙的話,電話你總能打打吧。兩個子女你們可以約定好,比較一周打幾次,這幾天我打,那幾天你打。如果發現電話打不通,及時通知親戚朋友或者直接報警,就會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更安全的做法就是,干脆跟老人請個保姆。
我們樓下就有個90多歲的老人,她的大女兒都已經70歲,她們幾個子女之間排好班,保證每天晚上都有有過來陪老人。我覺得這樣就很好啊。
所以,這個事情老人的子女需要承擔相當大的一部分責任。
當然,因為我們提到老人性格孤僻,所以也可能老人根本就不喜歡他們天天打電話過來,就想一個人清靜清靜。因性格孤僻而拒絕請保姆,更不會同意去養老院等等這都是有可能的。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