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應對老齡化社會的良苦用心
在上海世博會德國館中,用樂高積木搭成的“多代屋”展示項目非常引人注目。在“多代屋”里,有針對老年人的陪護式居住,有幫助雙職工父母的兒童看護,有社區的健康咨詢服務,還有年輕人和老年人共享的讀書角、咖啡廳……不同年齡層的人共聚一堂,互幫互助,其樂融融。從這個項目,我們可以管窺德國應對老齡化社會的良苦用心。
近年來,德國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德國聯邦統計局日前發布的公報表明,自2003年以來,德國人口呈持續下降趨勢,2009年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近19萬。另一項報告顯示,1991年德國20歲至64歲工作適齡的人是年滿65歲以上老人的4倍,到了2006年,這個比例縮小為3倍,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縮小為2倍。媒體驚呼老人和青少年將發生“代際大戰”。過高的老齡化指數,將加重家庭負擔和社會保障的壓力,加深社會代溝,同時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為解決老齡化問題,幫助老年人生活,開發老年人潛力,促進代際交流,德國社會團體和地方政府探索出包括“多代屋”在內的多種互助模式。在北威州的迪爾門有一種全新的合住形式,不同年齡和家庭的人真正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大家按照預先約定的規則共同使用廚房、浴室、興趣室和會客廳,分別承擔起打掃衛生、收拾房間、照看老人兒童等不同義務。2000年后,它作為建筑項目得到開發。類似的合住形式在其他地方也紛紛涌現:科隆、柏林有老年和青年的“合住屋”,慕尼黑和肯普滕有“一體屋”,勒爾拉赫有“青年和老年的生活空間”,等等。
里德林根的“樂齡合作社”不同于一般的老人互助社,老年人和年輕人都可加入,會員或志愿者提供家務、購物、咨詢、拜訪等服務。參加者可以選擇小時工資,也可以把服務小時存在合作社,用以日后獲得同樣時間的免費服務。這種作法既鼓勵老人互助和自立,也吸引年輕人參與進來,通過服務老人為自己未來的養老做準備。
以發揮老年人余熱為著眼點的互助模式更是多種多樣。2001年在柏林啟動的“學校的老年伙伴”項目中,自愿參加的老人經培訓后被學校聘為義務調解員,幫助學生解決糾紛,預防校園暴力。德國青少年基金會推出“青少年的大朋友”項目,讓老人與青少年自由結伴,每周抽出時間一起學習、運動和娛樂。共同的活動不僅使青少年從老人豐富的生活閱歷和經驗中獲益,也使老人分享年輕人的活力,促進了代際之間的交往和友誼。
這些模式形式不同、各有側重,都力圖為不同年齡層創造碰面的場所和機會,把家庭之外的代際交流融合到社會生活之中。老人不再被視為負擔,而是作為寶貴的社會資源得到開發。代際關系因交流和互助而改善,活動的參與者、社區乃至整個社會都從中獲益。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