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十年高考不該被“妖魔化”
今年,81歲高齡的汪俠老人已經第十次邁進考場了。“你們不要寫報道哦,萬一被老太婆看到了,她會罵我的。”原來,汪老還是瞞著家人,偷偷來參加高考的。
汪俠老人是南京家喻戶曉的名人,是教育記者圈里熟悉的一位“高考牛人”。確切地說,汪老成為新聞人物始于2001年。當年,已經72歲高齡的他,作為全國最老的考生,報名參加高考。他說,自己就是擔心別人不相信他的醫術,才希望用一張大學文憑去證明。
前年,汪老的數學考了3分;去年一出考場,他已經忘了作文題目。當時有人問他,“如果今年還是考不上,明年會不會再考?”汪老并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今天,他用實際行動作出了響亮回答。
七八十歲老人“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勇氣和奮斗不止的精神,的確讓人感動和敬佩。但筆者覺得,我們不應該過分渲染這種行為,甚至把其正面價值“妖魔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這既是人之為人的體現,也是人生的一種前進動力。理想既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也不是應該去張揚,號召人們去學習的東西,說到底,這還是個人化的世界觀,甚至,這是自由的一種體現。
汪老參加高考,自然有無可奈何的一部分,行了多年醫,仍然感到沒有大學文憑不行,可見文憑論依然根深蒂固。不過,我們不能簡單地用投入與產出來評價行為價值,還應關注“在路上”所欣賞到的風景。汪老在備考過程中,無疑會獲得諸多愉悅與幸福。于結果,那倒不是最重要的。
高考放開年齡限制,已有十年。汪老一次不拉地參加了這十年的高考。可以說,這彰顯的是社會進步和制度寬容,是制度框架里的個人權利,外人可引為談資,但不可干預過多。
媒體的熱門報道,固然因為他身上的新聞性,但媒體既不應將其娛樂化,那是對當事人的不尊重,也不應將其妖魔化,假設這樣的事情成為常態,那對高考,倒真是一件好事。高考應該回歸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和應有之義。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