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老人發明“房屋呼吸器”
都說“水往低處流,熱氣朝上跑”,文苑社區新莊二村的71歲退休高工陳德義老人就活用這個原理,改裝通氣窗,靠兩塊玻璃排盡室內油煙。今年3月,老人的這一發明還獲得了國家專利。現在,他只有一個心愿,就是讓全國的房子都裝上揚州人發明的“房屋呼吸器”。
他用兩塊玻璃
給廚房裝了個“呼吸器”
陳德義擁有鐵道專業高級工程師職稱,退休后回到揚州安家。昨天,他自豪地告訴記者,他發明的“房屋呼吸器”,實際上就是在煤氣灶頂部的窗戶上,安插兩片玻璃,寬度跟煤氣灶相當。屋內的玻璃短些,在垂直方向向外傾斜15度左右,讓熱氣、油煙順著這個斜坡向外“飄走”。窗外一片玻璃長一些,在垂直方向向外傾斜30度到40度左右。兩片玻璃間留有通道,形成一個吸風通道。而且,屋外的玻璃片長一點,也能有效防止風雨“倒灌”進室內。
記者注意到,陳老家的廚房頂部還拉了一道塑料布,他解釋說,這好比一道屏風,將油煙限制在廚房頂部循環,防止擴散到客廳。
這樣簡單的裝置也能抽走油煙?見記者不信,老人特意燒了小半鍋的水,騰起的白色水汽,真的都乖乖地順著“玻璃通道”溜走了。摸摸煤氣灶頂部和周邊墻壁,只是一些水汽,沒有一點油膩的感覺。
老人兩室一廳的房子里沒有裝一臺空調,但依然十分涼爽。“我的家里到處都是‘房屋呼吸器’!”陳老驕傲地說。原來,他在衛生間、房間都裝上了簡化版的“房屋呼吸器”,即在木結構的一端裝防蟲網,玻璃都不封閉,留下一厘米左右的空隙,與外界保持空氣循環。
10年等待終獲國家專利
陳老告訴記者,自己從小跟著大人蓋房子,那時就對房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國古代人其實很聰明。你看,過去的房屋都是老式的人字頭結構,這很科學。小瓦既通風又涼快,所以老式的房子都是冬暖夏涼的。”陳老惋惜地說,“后來為了省木料,小瓦被大瓦、油毛氈等以及現在的鋼筋混凝土所取代。小瓦沒了,房屋不涼快了,于是,現代人又發明了空調。”
陳老說,閉著門窗開空調,不但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室內產生的不良氣體也排不出去。長此以往,不利于人的健康。油煙機等可以把油煙排出去,但也相當耗電,并不環保。“退休以后,我就用兩塊玻璃發明了這個‘房屋呼吸器’,既環保又有效。” 陳老說,到現在,他已經使用“房屋呼吸器”10年,其間還不斷進行了改進。從最開始的玻璃質地,逐漸演變成了鋁合金的、不銹鋼的,最終定型到了現在的塑料。“用塑料的,輕便又不影響效果。”
老人的發明也帶來了豐碩的成果。2010年的3月31日,陳老發明的“房屋自動呼吸裝置”獲得了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想讓全國的房子
都裝上他發明的“呼吸器”
在獲得專利后,陳老先后收到了10多封來信。“有北京的科技公司,也有外省的大拍賣行,都想買斷我的發明。揚州也有開發商和我聯系過,提出以兩萬元買斷我的發明,都被我拒絕了。”陳德義說,他有一個心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將這個小發明奉獻給社會,讓全國的房子都能裝上揚州人發明的“房屋呼吸器”。
“我覺得,像這樣的裝置可以增加房屋需要的呼吸功能,而且成本很低。但是,在建造房屋時,有規定的建筑設計規范,我設計的裝置還沒有被列入規范設計的方案中。”不過,老人坦言,現在全世界都在倡導低碳和環保,對自己的發明,他很有信心。
“這是一個前景十分廣闊的產業,我還是希望能把這項發明留給我們揚州。”老人告訴記者,他有一個大的計劃。“我想找到住建部的專家,把我的發明列入建設的規劃。然后,再和揚州的企業聯手開發這項技術,開設培訓班,培養人才,把這個發明做成一個大的產業,推廣到全國。”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