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養老”的設想備受老年人歡迎
2009年12月3日,全國第二家、西北首家虛擬養老院在蘭州市城關區建成,運行半年以來,不僅實現了“在家養老”的設想,而且備受老年人歡迎。而這種新鮮的社會養老模式,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研究。
拿起電話 臨時兒女飛回“空巢”
張瑞英是80歲老人王存弟的“臨時女兒”。5月11日上午10時整,張瑞英準時來到老人在東崗路皮革廠附近的家中,開始幫王存弟打掃衛生、烹制午飯,順便還幫老人洗了頭、修剪了指甲。
張瑞英是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院加盟企業的服務人員,她受虛擬養老院指揮中心的指派專門為王存弟服務,照料老人和老人60歲癱瘓女兒的生活成為她每天的工作。自去年12月城關區虛擬養老院正式運行以來,城關區1200多名和王存弟有著相似情況的“三無”(無經濟收入、無勞動能力、無人贍養)老人,均受到虛擬養老院免費的上門服務。
城關區虛擬養老院把老人按經濟條件和生活自理能力分為ABC三類:A類老人養老服務費由財政提供,B類老人每人每月可享受50元的服務項目,C類老人需要的服務比市場價便宜20%,價差由財政承擔。據城關區老齡辦副主任李銀書介紹,剛開始,只分了ABC三類,但運行一段時間后,一部分老人反映分類不夠細化,經過反復論證后,A類老人又分為A1至A4四小類,補貼標準分別為50元、180元、310元和700元。補貼力度最大的是重病或重殘、需要有人看護的老人,這類老人被列為A4類,每人每月補貼700元,補貼最長時間為3個月,老人病愈或情況好轉后,根據情況分別轉為其他類別進行服務。據介紹,對A類老人進行服務,虛擬養老院要求加盟企業的服務人員每天至少上門服務一次,服務項目包括幫助老人搞個人衛生、買菜做飯、繳納各種費用等。
住在雁灘某小區的石大爺,在城關區虛擬養老院剛剛運行后就申請了服務。已多次接受服務的他告訴記者:“這下好了,如果需要什么服務,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像是兒女在身邊一樣。”
虛擬養老院 惠民大實事
所謂虛擬養老院,就是由政府向家政服務企業購買或補貼養老服務項目,為居家老人提供專業化全天候養老服務。
城關區籌建的虛擬養老院為什么受到老年人的歡迎?對此,李銀書認為,虛擬養老院通過政府搭建的平臺,將養老服務企業和志愿者等社會養老力量整合在一起,化解了養老需求增加和養老服務不足的矛盾。
李銀書說,正是這種大膽的創新和嘗試,使得虛擬養老院運行半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
目前,城關區財政已為虛擬養老院撥付專項資金3400余萬元,已有13家企業加盟城關區虛擬養老院,另有百余家企業正在與虛擬養老院商談合作事宜。除了企業加盟外,虛擬養老院也吸引了社會志愿助老者的關注,加盟虛擬養老院的志愿者已經達到了1472人。社會力量的有效加入,使原本只有6大類60多個小項的服務,迅速衍生成為涵蓋“生活照料”、“保健陪護”、“家政便民”、“心里慰藉”、“法律咨詢”、“娛樂學習”、“物資配送”7大類170多個小項的全面服務。截至目前,全區已有40398名老人加盟,4407名老人已享受到了服務。按照當前的服務規模和發展速度測算,2012年,虛擬養老院服務的老人數量將達到3萬人,約占城關區全區戶籍人口的18%。
今年3月中旬,全省14個市州和86個縣(區)的老齡辦主任在省老齡辦的組織下集體參觀了城關區虛擬養老院。參觀結束后,這百位老齡辦主任一致表示,虛擬養老院這種新型居家養老模式的優勢在于,既摒棄了傳統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弊端,又集中了二者的優點,解決了養老機構不足的問題,還用更少的錢辦了更實在的事。他們認為,建設虛擬養老院一方面有助于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和個性養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積極探索和建立以政府扶持養老,以吸納民資幫助養老、以信息化支撐虛擬養老等多元化、立體化的社會養老體系。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