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森:身兼數職的愛心老人
今年71歲的田森是路南區永紅橋街道富莊東里社區居民,退休16年來,他發揮余熱、奉獻愛心,除了兼任唐山礦離退科退管組組長外,還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義務巡防員、城市“文明出行百日勸導”活動的志愿者,真可謂是個身兼數職的愛心老人。
樂當志愿者
路南區永紅橋交通路口是連接大南湖生態城及東西外環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一些外地載重大貨車的必經之路,每天過往的車輛成百上千,特別是上下班的高峰期,經常出現交通阻塞情況。田森老人在得知我市開展“文明出行百日勸導”活動后,第一個到辦事處報名當上了志愿者。
當上志愿者后,田森每天早晨不到6點鐘就起床,因老伴身體不好,起床后先做飯,再把屋子收拾一下,料理完家務后,不到7點半就準時趕到崗亭執勤。每天早晨從7點半到8點半、下午5點半到6點半,一天兩個高峰期堅守在崗位。每逢聽到周圍的贊揚聲時,他總是樂呵呵地說:“我只是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兒,作為一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這是應該的。”
有一副熱心腸
田森退休后一直擔任唐山礦離退科退管組組長,有100多名離退休職工都在他的小組。在開灤礦退管會的部署下,他負責組織該小組成員每年一度的查體。一年一度的查體時間,是田森老人最辛苦的時候,因該小組所有人員的查體得分成五六次進行,他就要陪著每一撥兒到醫院去,對歲數大的老工友及身體不好的人,他都得攙扶,并為他們負責一切聯絡事宜,他的工作受到工友們的稱贊。“真的很感激田森啊,他比我們這些歲數大的也就小十來歲,每一次查體他都為我們忙前忙后的,我們來一次都覺得挺累的,可他得陪著大家來好幾次。”退休的張大爺如是說。
大家都知道田森有一副熱心腸,小區內左鄰右舍誰家有事他都不遺余力地幫一把。一天傍晚,他上街買菜,看到小區內退休老師傅王煥臣被一賣豆腐絲的摩托車壓倒在地,無法動彈,賣豆腐絲的人想一走了之。田森當即上前要求肇事者與他一起把王煥臣送到醫院救治,因賣豆腐絲的人身上沒有帶錢,田森老人就拿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錢,辦理好住院的手續,隨后又立即與傷者家屬聯系。還有一次,田森聽說一退休老工友因走路不慎跌了一跤,脊椎受損,只能平躺床上靜養,生活不能自理時他便和其他兩位工友輪流到這位老工友家里照顧,直到工友完全康復。
和諧社會的文明使者
由于田森老人酷愛書法,他的毛筆字也寫得有模有樣,小區內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都請他寫條幅、記賬簿,就連社區及街道需要的宣傳標語、活動條幅也時常請他代寫,他總是樂此不疲,無償奉獻。
他還是紅白喜事移風易俗的倡導者。鄰居劉老先生過世時,老人的女兒要大辦喪事。田森老人耐心地對她解釋,“老人去世前,你們做兒女的在老人在世時都很盡孝心,為給老人治病,也沒少花錢,現在老人不在了,再興師動眾地操辦,不但浪費了錢財,對老人也沒什么好處,不如喪事簡辦,寄托哀思,老人也會安心離去。”劉老先生的女兒覺得田森老人的話很在理,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議。
平時,老人總是熱心社會公益事業,關心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自愿擔任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義務巡防員。隨時找出街道、社區存在的不足之處和群眾不滿意的地方,及時反饋給辦事處,并對困擾城市文明形象的難點、熱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針對困擾城市文明形象亂貼小廣告的行為,田森老人專門在社區內準備了小桶、刷子和白粉等工具,不間斷地組織小區內的熱心人一起清理。由于田森老人的愛心奉獻,帶動了小區內許多老人的愛心行動,他本人多次獲得路南區“優秀共產黨員”及“優秀市民巡防員”稱號。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