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章老人”淡出 居民有些懷念
24日,《業主財物被盜,物管是否擔責?》一文發布后引起市民關注。在與讀者來電互動環節中記者發現,有市民跳出這個話題,轉而關注平安小區建設問題。交流中,市民張先生懷念起“袖章老人”在家門口巡邏的日子。他說,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些隨處可見的熟悉身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認為戴紅袖章的老人們是群防群治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后街背巷里的一道風景。“你們呼吁一下,看看能不能再組織起來!”他建議。
曾經:老人是治安的幫手
張先生在來電中說,自己今年40多歲,對“袖章老人”有很多記憶。“小時候經常看到戴紅袖章的老人,他們什么都管,什么都問,讓人感覺很溫暖,對小偷和壞人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可不知不覺間,這樣的場面越來越少。張先生住進新小區后,再也沒見過“袖章老人”。
張先生所在的小區地處淮海西路,在他看來,“袖章老人”的淡出可能與小區管理走向市場化相關,取而代之的是物管公司的保安。但張先生認為,與保安們相比,治安巡邏的老人們更加熱心,更加負責。“老人們都住在小區里,是小區的主人,歸屬感要強很多!”
帶著問題記者來到小區走訪。歲數稍大些的居民們對“袖章老人”都有一些記憶,不少人與張先生一樣,對“袖章老人”的復出表示期待。淮海西路一小區居民劉先生認為,“袖章老人”巡邏隊優勢很大,他們對社區鄰里比較熟悉,小區來個陌生人一眼就能分辨出來,對壞人來說有威懾力,再說不少老人沒有什么事情做,出來巡邏可以結交更多的老年朋友,可達到愉悅身心的效果。
小區物管對此話題表現出更大的熱情,他們認為,老人的復出必將成為小區安保的重要輔助力量。
現狀:不少老人被牌桌吸引
“你看看,現在哪個社區沒有棋牌室啊。有些還打著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的旗號,其實就是把老人吸引過去賺錢。”一社區民警直言。在該民警看來,打牌娛樂無可厚非,但老人們整上午、整下午圍坐在棋牌室不僅對身體沒好處,還帶來治安隱患。“年輕人白天忙于工作,整幢樓可能就有幾個老人在家,如果老年人都去了棋牌室,樓就變成了空樓,這不是給小偷便利嗎!老人在一起玩牌也容易引起糾紛。”該民警說。
“如果老人們走出棋牌室,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小區內外轉悠,既能鍛煉身體,打發時間消除寂寞,還能發揮群防的作用,真是一件大好事。”該社區民警說。問題是誰來組織老人?誰敢組織老人?老人在巡邏中一旦出點意外,誰來承擔責任?這些問題都為老人巡防隊建設帶來阻力。
探究:因閑話退出巡邏隊
今年60多歲的吳大爺是社區老年人志愿者中的一員,自退休后就進了社區志愿者隊伍。
談及“袖章老人”話題,吳大爺很感興趣,這可能與老人參軍的經歷有關。“現在小偷的確猖狂。要有人組織,我第一個報名參加巡防隊!”但吳大爺也承認,老人想干什么也不是自己一個人說了算,都得過子女們那一關。“最主要看個人身體,如果不硬朗孩子們是不會答應的!”
在吳大爺看來,老年人發揮余熱不是圖什么回報,可還是有人問:“社區一年給你多少錢?”每當聽到這些話,吳大爺總是一笑了之。“沒必要解釋,我說我一分錢不拿,人家不會相信的。”但是因為這些閑話,很多想在社區發揮余熱的老人都打了退堂鼓。
困境:人雖多但缺激勵機制
“我們老年人志愿者登記在冊的有300多號人,能長期做下來的有100人左右。”淮西社區工作者說。以淮西社區為例,這個社區共有30多個小區和生活大院,100名老年志愿者均攤下來,每個小區不足四人。“這些老人真的很熱心公益,做了很多事情,都是無私奉獻的,這其中就包括治安巡邏,只不過現在不戴袖章罷了!”
“社區老人是居委會的依靠,這樣說一點都不夸張。”社區負責人介紹,從關心下一代到矛盾調解,從社區宣傳到匯編材料,社區老年義工同時接到幾項工作已是家常便飯,因此,不太可能有專門時間專門巡邏。但社區老人隊伍龐大,有些老人由于各種原因還沒有走入志愿者的行列,如果有長效的激勵機制和組織制度,重建老人巡邏隊是可以做到的。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