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圓50年前一個夢 七旬老人創制“十四弦吉他”
虹口區歐陽街道的興化小區,居民活動室里經常傳來吉他聲聲。居民們知道,年過七旬的“老頑童”阮克階又在展示他的寶貝了。
阮克階的寶貝,是他發明的“十四弦輕木雙律奔速鋼弦吉他”。與常見的六弦吉他不同,這件名為 “吉他”的樂器造型更像古箏——擁有14根弦,琴頭、琴弦和琴橋一起橫臥在一塊木板上。連上擴音器,右手彈撥琴弦,配以左手中的滑棒,一曲圓舞曲款款而來,聲音倒是夏威夷吉他的圓潤。
“老先生彈得好,聽得我們都想跟著跳舞了。”居民李阿姨第一次聽阮克階彈琴,令她佩服的不僅是老人的琴技,更是自制吉他的手藝。“年紀這么大還會做這種新玩意,好上‘達人秀’了!”
對阮克階而言,自制自彈吉他是他50年的夢想。還在上高中時,阮克階就因為電臺播放的音樂迷上了電吉他,并萌生出自制吉他的想法。那是上世紀50年代,電吉他并不像今天這樣普及,阮克階利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識,找來木材、鋼弦、線圈和聲音放大器,打造第一把“電吉他”。然而由于琴身所用木板不合適,這把吉他并沒有發出如意的聲音;此后由于歷史原因,“吉他夢”只能長期擱置。
兩年前,退休在家的阮克階重拾制琴夢想。早先,他曾機緣巧合地隨人學習夏威夷吉他。這種平放演奏的樂器比傳統吉他更易演奏,左手的滑棒運用后產生優雅的滑音,讓阮克階萌生了自制“十四弦吉他”的念頭。
他找來電鉆、銼刀、鋼鋸、電烙鐵,各種工具堆滿桌子,開始研制新吉他。吉他外形參照奧地利26弦古琴,內部則參照美國碳纖維棒結構14弦單體踏板吉他的機理,研發用輕木鉆孔形成的,擁有與碳纖維發聲相似的諧振音律。其中6弦優雅旋律,具有古鋼琴音色和交響效果,8弦部分演奏快速單音旋律。演奏方式則與夏威夷吉他類似,左手執滑棒,右手撥奏。
“這是專門演奏比較輕快的樂曲用的,所以定弦與普通吉他不一樣。”阮克階介紹他的創新之處。更令他得意的是,自己用延時繼電器改裝了一個諧振振蕩器,加裝在最高音弦的下方,“這樣一來,高頻部位聲音更均衡了”。制琴還是件吃力活。僅做琴身木板,阮克階就要站在煤氣爐前,一點一點地烤制老半天。
從琴身木板造型、鉆孔到綁定琴弦、焊接電氣線路,他花了整整三個月,造出了第一臺“十四弦輕木雙律奔速吉他”。正在興頭上的老人一發不可收拾,第二臺、第三臺琴相繼問世。老伴不樂意了——為了制琴,家里的木凳子被電鉆鉆了孔;為了放琴,家中衣櫥的一大格成了“琴房”;為了給琴做外套,家里的縫紉機都被用壞了……老伴徐女士雖說理解,有時卻也忍不住光火,以至將阮克階“趕”到陽臺上。
阮克階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樂地制琴、彈琴。如今,他的“新式吉他”已有8把之多。這個天性快活的老人常常抱著琴跑到小區活動室的“東體友鄰沙龍”,向鄰居們展示吉他技藝。沙龍負責人老袁是阮克階的老聽眾,聆聽過每把新吉他聲音后,他說“阮老的琴越做越好了”。
阮克階則有更多期許:“我這種吉他做起來難,彈起來卻比普通吉他容易,尤其適合老年人學習。”阮克階說,他期待把自己發明的吉他普及到更多社區老人家庭,讓更多人享受演奏的樂趣。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