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老人壽命的因素有哪些?
人到底能活多久?這個問題在我國古代就有所研究。到了20世紀90年代,因研究人的壽命,還形成了一門學科,即壽命學。研究資料顯示,人類最大壽限是120~130歲左右。
再看一看這組統計數據:在全球人口老齡化的21世紀,上了80歲的老人在整個60歲以上者中只有1/5。這就是說,有近4/5的老人連80歲都不能活到。可見,對大部分人來說,最大壽限仿佛是一個神話。
是什么原因讓老人早逝呢?哪些因素能影響壽命呢?
透支“余熱”
按理說,老人們忙碌了幾十年,退休后就應享清福,安安心心地養老。可是看看身邊退休的老人,他們大都沒有閑下來,有的反而更忙了。特別是那些智力和體力尚充沛的老人,退休之后更是閑不住,又去謀第二份職業,希望能發揮余熱,做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者。可是殊不知,熱心發揮余熱卻成了他們折壽的原因之一。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一位姓李的知識分子,61歲,退休后就開始埋頭寫書。這是他以前未完成的心愿,他想退休后來完成。為了跟上形勢,這位老人很逞強,去學電腦,學打字,常低頭彎腰幾個小時撰寫文章。這不但使他的視力迅速下降,還使得頸椎腰椎老病復發。真是書未寫成,倒累得一身病。未到75歲,李老頭就去了。
老甘業余非常愛好園藝,退休后閑得慌,于是不求回報地去一單位修剪樹枝花草。他心想:“既然干上了,那就得露一手。”于是工作認認真真,十分用心。有一次,當他站在木梯上修剪一個較高的樹枝時,重心不穩,身子一歪,一下子從梯子上摔下來。又脆又松的老骨頭與地面來了個硬碰硬,當即就骨折了。老甘在病床上躺了近兩個月,一系列并發癥如尿路感染、吸入性肺炎等隨之而來。沒到一年,老甘就撒手而去。
65歲的老張,退休后繼續被單位聘用,負責公司的工程管理。為了工作,乘火車、上飛機,東奔西跑對他來說,乃是常事。可是畢竟人老了,老張常感體力不支,仿佛身體有隨時“散架”的可能。可不是,后來他因一次感冒就大病了一場,躺在床上休息了十幾天,人也瘦了一大圈。
象這樣發揮余熱的老人,在我們身邊很多。他們仍舊在忙碌著,把養生置之腦后。當然,并不是說,這些行為有什么過失之處。老有所為是應該的,但老年朋友應估計自己的體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是可以的。且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過于勞累,否則不利于養生與長壽。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