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怕丟兒面子遠離家門擺攤
有些老人,感覺自己還心有余力,行動自如,就往往還有想繼續工作的愿望,因為他們,我能自食其力,我不是別人的負擔”這是他們想告訴大家的。
近日,一網友在西安某網站發帖稱,小寨天橋附近有一白發老奶奶天天擺攤賣東西,物品很便宜。該網友得知老奶奶家中有一個殘疾的孩子,就號召網友多去老奶奶的攤點買東西。
12月13日晚6時30分左右,記者找到了這位老奶奶。她白發蒼蒼,和其他“練攤”的人一樣,東西擺在一個小布子上,主要賣些鞋墊、小卡子等。老人說,她今年80歲了,家住土門附近,在小寨擺攤已經2年。因為害怕自己擺地攤讓熟人知道,丟了孩子們的面子,所以每天都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到小寨擺攤。也因為上述原因,老奶奶始終不愿意說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
老奶奶說,她的老伴30年前就去世了,有3個兒子,其中老大和老小都已成家立業,但家庭經濟情況一般。目前老奶奶跟48歲的二兒子一起生活,因二兒子的右手臂殘疾,加上年齡已大,找了很久都沒找到工作。她和兒子的生活費來源,就是老伴去世后政府每月給的280元撫恤金,擺攤就是為了維持生活。每天下午3時至晚上10時30分左右,她都會準時出現在小寨附近。
對所有買東西的人說謝謝
晚6時30分至8時,記者陪著老奶奶賣了1個半小時的東西,期間“客源”不斷。老奶奶會對所有買她東西的人說“謝謝”。“因為他們買我的東西,讓我有了收入可以養活我和兒子,所以要感謝他們。”老奶奶說。記者發現老奶奶很樂觀,雖然天氣很冷,但她卻始終面帶微笑。“因為我在自食其力養活自己和兒子呀,我不是別人的負擔。”老奶奶說。
很多人看了網帖專門去買東西
筆者隨機采訪了10位顧客,其中有8位都是看了網帖之后專門前去的。截至14日21時,該網帖已被轉發了1165次,評論的內容不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到奶奶的攤點去買東西”,就是表示自己一定會去買鞋墊。
13日晚7時30分,攤點前來了兩女孩,其中一女孩白天已經從這里買了好幾雙鞋墊,晚上她又帶朋友專門過來買了15雙鞋墊。女孩說,本來之前是想給錢的,但擔心給錢會傷到奶奶的自尊心,最后就多買些鞋墊。
筆者還碰上一個單位的負責人去老奶奶的攤點,說想幫老奶奶開間小店,但被老奶奶拒絕了,理由是她不想欠別人的人情。離開前,該負責人將自己的聯系電話留給了老奶奶,希望她最終能接受自己的好意。
推小車賣鞋墊20年何奶奶已成一道街景
同樣是“練攤”賣鞋墊,每天下午三四點,推著小竹車準時出現在西安市大學南路的何奶奶,已經成為這條街的一道街景。
何奶奶今年81歲,家住含光北路一家屬院。她上街的路線幾乎是固定的,一上街就有熟人跟她打招呼。何奶奶說,她在大學南路賣鞋墊已經20多年了,鞋墊大部分是自己做的。
何奶奶說,她用的小竹車,是以前用來推孫子的,現在孫子們都長大了,就成了她的臨時工具車。
“剛開始,娃們不同意我出來賣東西,覺得丟臉,但我堅持要出來,后來他們也就慢慢地不管了,現在女婿還開車帶我去進貨呢。”何奶奶笑著說,最開始賣鞋墊是為了排遣對逝去的老伴的思念,現在則是為了鍛煉身體。她不喜歡串門,也沒什么愛好,每天出去賣東西還能與不同的人說說話。
看著何奶奶,76歲的鄰居夏奶奶說有點羨慕,“你看她身體多好”。提起何奶奶,30多歲的街坊張先生說,他年少的時候就常在大學南路遇到何奶奶。在他的記憶里,推著小竹車的何奶奶,已經成為這條街的一部分。在含光門外上班的呂女士說,好幾年了,她家所有人的鞋墊都是在何奶奶處買的,如果在街上幾天看不到何奶奶,有時候還有點想念.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