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何延年益壽
一般來說,老年人一旦患有疾病,生活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俗話說老年人生病之后,壽命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的,但是其實老年人患有疾病也會長壽的,我們來看看一些這樣的案例吧!
“十六年前,我從部隊醫院離休回到老家,才發現80歲的老母親有冠心病心房纖顫;82歲時,母親從顫動的心房脫落的血栓栓塞了腦血管,突發中風不語,半身癱瘓;經過救治和半年的康復,雖然能行走自如,但平均每月都有一次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半身抽搐。可她老人家憑著每天早晚服25毫克的腸溶阿司匹林和維腦路通及發作時注射安定,居然帶病十幾年,活到96歲,至今仍能上下三樓,生活自理。”年近七十的薛先生講述他的母親,那么真實,又那么可親。他說,老母親的長壽因素很多,如素食為主,晚餐少吃;不生悶氣,心不窩火;農家勞作,活動筋骨;講究衛生,不吃不潔食物等。
一個養生知識極少的鄉村老人,帶著那么多疾病還能活得那么精神、長久,這是做兒女們的福氣! 我國整復外科奠基人之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滌生,91歲高齡了,仍然親自為一些疑難病例做手術。誰也想不到,他也曾是一位肺癌患者。“當初聽到自己患上了肺癌,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我沒有害怕,也沒有著急,結果手術十分順利,恢復情況也很好。”張滌生院士說,老年人最重要的是用一種“帶病延年”的心態,“年紀大了,誰都免不了一些病痛,只要配合醫生積極進行治療,堅持適當的休息與鍛煉,保持樂觀的心態,病痛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我國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已達到69.2%。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性別差異不明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生活方式疾病依次是: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骨關節疾病、糖尿病等。進一步分析發現,近2/3老年人同時患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病。慢性病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并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
“40多年前,我曾照管過一批健康狀況不同的老人,其中有一位曾得過心肌梗死。當時我心中暗自盤算:這位老人大概得先去,隨著時間的消逝,事實給了一個完全相反的結論。別的老人相繼過世,而這位老人恰恰是活得最久的。”北京醫院內科老專家曾昭耆說,這就是所謂“帶病延年”。這就是老人常說的“破碗用得久”:一個碗有了一道小裂縫,用它時就會更當心些,結果是別的碗先打破了,而那個碗盡管有裂縫,但還能用。
濟南軍區總醫院老年病科主任史茂偉說,慢病通常是指那些長期的、不能自愈的、也幾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冠心病、腦中風等。對待慢性病顯然態度更為重要。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比較重視疾病,他們的心態比較平衡,期望值不會太高,遇事能做到心平氣和,他們深知患病的痛苦,善于加倍珍惜和保護自己的身體。他們大多能做到有規律地生活,堅持體育鍛煉。
美國洛杉磯的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內有一種內分泌激素,可以調整體內環境,保持機體的內外平衡。一個體弱多病的人,因為經常受到疾病的騷擾,迫使這種內分泌素不斷產生調整作用,從而不使身體發生重大的病變。而身體強壯的*內的內分泌素時時處于“靠邊站”的地位,根本用不著發展壯大,因而它的功能很弱,當病魔突然襲擊時,它便束手無策,不能進行抵抗,因此一旦發病就可能是大病、重病。
慢性病患者如何調整生活方式,進而能夠做到帶病延年呢?
專家指出,高血壓病人要注意飲食要清淡,堅持適量運動,保持情緒穩定,定期監測血壓,就能使血壓得到控制,減少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也能與正常人一樣長壽。
有數據表明,堅持10年以上降壓,早期治療并能控制吸煙、高血脂、高血糖等其它危險因素的高血壓患者,較之于未作降壓治療者,第二個10年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將減少60%。
糖尿病人必須堅持飲食控制、服藥控制、適量運動、血糖監測和情緒穩定,按照這五個方面去做,就能獲得良好的病情控制。冠心病人經過有效的治療和適量的鍛煉,病情穩定后,要戒煙戒酒;少吃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少吃甜食以及限制食鹽攝入;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含粗纖維多的食物;適當多吃海魚、黑木耳、洋蔥、大蒜等可以降低血脂、抗血凝的食物。此外,應該避免緊張、勞累、生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保持情緒樂觀穩定。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