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病自殺是哪些心理誘因在作祟
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的時候會患有疾病,但是很多人甚至會選擇自殺,現在網上相繼報道稱“獨居老漢愛去公園聊天,一回家就難受還想自殺”“空巢老人用頭巾上吊自殺,死亡多日竟無人知曉”等消息一時間引起廣大朋友們的高度關注和熱議。
如今,老人患病自殺事件頻發,亟待政府完善康復保障體系。今天專家為你詳細介紹老人患病自殺事件這一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半年前,家住安徽省銅陵縣東聯鄉玉樓村的姚某不幸被查出患有肺癌。為了不拖累家人,這名年過七旬的老人選擇了放棄生命,所幸被人及時救起。但姚某并沒有因此改變想法,幾天前,她趁家人不在家,獨自一人來到家門口的水庫旁,再一次投湖自盡。由于落水時間過長,姚某不幸離世。
這是并非是今年以來發生的老年人因病自殺事件的個例。就在此前一天清晨,合肥市肥東縣一名老人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選擇以跳樓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記者查閱相關新聞發現,合肥老年人墜樓事件頻發,近來幾乎每月都能看到幾起類似事件見諸媒體。5月18日晚,一位老人從自家6樓墜下;6月8日凌晨,身患重病的六旬老人跳樓自殺;7月4日清晨5時許,一名年過八旬的老奶奶疑似身患疾病不想拖累親人,從14樓墜地身亡;時隔僅4小時,一名七旬老人因相似原因,從11樓跳下,砸上一輛破舊三輪車,不幸當場身亡。在7月的合肥,有三名患病老人選擇跳樓自盡,令人心痛不已。
從全國范圍來看,類似悲劇甚至會在同一天多地上演。僅7月21日一天,合肥、沈陽、上海就刊登了三例老人自殺新聞。而因患病自殺是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這些案例不難發現,老年人患病后之所以選擇自殺,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病痛折磨,生理上不堪忍受;另一方面是擔心治病既花錢又需要人照顧,會給家人帶來經濟和生活上的負擔。
姚某生前就曾對家人說過,自己年齡已經大了,不想接受癌癥治療。“反正活著痛苦也拖累別人,不如一死了之。”
頻繁發生的老年人患病自殺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對老年人晚年生存狀態和醫療環境的關注。
記者從安徽省民政廳獲悉,該省城市醫保和農村新農合的覆蓋率較高,低保、五保戶人群在一些地方看病都有政府“兜底”,看得起病不成問題。
“醫院看病貴不是老年人自殺的主要原因。”專家告訴記者,這一現象的背后折射出子女對老人關懷不足、康復治療保障體系不完善、姑息治療以及老年人臨終關懷缺失等四個方面深層次原因。然而除了第一點外,其他方面常常被人忽視。
在現有的保障體系下,老年人患重大疾病和慢性病能夠到醫院得到醫治,但出院后的康復治療很成問題。專家說,現代社區都配有為居民提供康復醫療服務的社區衛生中心,但這項服務帶來的開銷還沒有完全納入醫療保險體系,還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有些老年人可能考慮到這一點,主動放棄治療。
“減痛治療、姑息治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是空白,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專家說,姑息治療主要是控制患者疼痛及有關癥狀,并對其心理、精神問題予以重視。很多老年人得了癌癥,出院后長期疼痛難忍,加上生理上失能、心理上恐懼、情感上缺乏慰藉,就容易想不開。但由于人力、財力等方面因素,我國醫療機構目前沒有推開這項治療。
專家建議,可以借鑒外地的成功經驗,由政府出面引導,組織基金會、社會公益組織和醫療機構三方合作。由基金會出錢,公益組織出力,醫療機構提供專業治療手段,解決姑息治療的問題。此外,醫療專業人員還可以和社工攜手,為老年人提供臨終關懷服務,減輕他們的恐懼與不安。
針對老年人精神關懷方面,家庭必須承擔起養老敬老愛老的責任,子女要多關心老人,幫助他們排解壓力。同時,民政部門將繼續推進社區與居家養老服務,注重發揮社工和志愿者隊伍的作用,減輕老年人的思想負擔。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