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出行如何才能保證安全
老年人晚年出門的時候最好是有人一起陪伴,因為老年人在過馬路的時候敏捷度很弱,反應能力也不強,很容易造成車禍,意外跌倒等狀況,那么老年人外出時如何才能保障安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數據顯示,今年年底我國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2億,除了老齡化帶來的健康問題,老人的出行安全也是大家關注的社會熱點。據統計,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中,老人排在了第二位,其中跌倒是老人意外傷害的首要原因。老年人外出時如何才能保障安全?記者采訪了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原所長、老年醫學專家高芳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康復理療科副主任醫師莊平,為老人總結出一個安全出行指南。
出行時間
早九午三較安全
老年人習慣早起出門遛彎、晨練,殊不知,這個時間點可是老人健康的“潛在殺手”。
高芳堃指出,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出現老化現象,晨起后短時間內肌肉、四肢等運動器官還處于松弛狀態,心跳和呼吸緩慢,代謝水平較低,肢體反應慢,靈活性差。這時無論是遛彎還是晨練都很容易發生摔、碰、扭傷等意外。“尤其到了冬天,更不提倡老人清晨出門,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莊平告訴記者,冬天早晨的氣溫低,如果老人不注意,很容易導致血管劇烈收縮、心律失常,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危及健康和生命。臨床醫學研究發現,上午8時,心臟病發作的幾率比下午1時要高出3倍,早晨起床后的幾小時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從環境因素考慮,無論是秋冬還是夏季,早上的空氣并非你想象得那般清新。相反,清晨大氣相對靜止,各種廢氣不易擴散,是一天中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時段。
因此,兩位專家共同提醒,老年人出門最好選在太陽出來后的九十點鐘,這段時間少了空氣污染、疾病高發這兩個危險因素,為出行加了一道“健康保險”。高芳堃指出,九十點鐘出門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躲開了上班高峰期,坐車不擠,可減少跌倒、摔碰等意外發生。
“如果不是緊急事情,盡量不要外出,如果有事需要早晨出門,一定要做好防護。”高芳堃說,冬天戴上口罩和帽子,穿暖和一些,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吃完飯別馬上出門,否則容易因大腦、心臟供血不足而引發疾病。下午三四點鐘同樣具有以上所說的所有優勢,也是老人外出的首選時間。
好文推薦: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