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如何走出喪偶的痛苦呢
人們都說夫妻一場老來伴,當老人們出現上火現象的時候,內心就會存在非常痛苦的自責現象,經常會不能接受現實,就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出現,會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嚴重的威脅,那么,老年人要如何走出喪偶的痛苦呢?
老人如何走出喪偶的痛苦?
1、避免自責
老人喪偶后,常常會責備自己過去有很多地方對不起老伴。這種自責、內疚的心理使老人整天唉聲嘆氣,愁眉不展,削弱了機體免疫功能,往往會誘發其他軀體疾病以致過早衰老。其實,使親人身體康復是每個人的愿望,由于醫學技術的限制,有很多疾病尚不能攻克。即使曾與老伴發生口角和矛盾,也是生活中的正常現象,不必過分自責。
2、正確對待喪偶的現實
首先應認識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失去了幾十年朝夕相處、休戚與共的老伴確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但這又是無法避免的現實,要冷靜地勸慰自己,對老伴最好的懷念就是自己多保重身體,更好地生活下去。
3、自我安慰
失去了幾十年朝夕相處,患難與共的老伴,確實是讓人心碎的。但生老病死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當老伴的去世已經成為無可挽回的事實,就應該理智地對待,死亡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誰也不可抗拒,只是早幾年與遲幾年的問題。應該多多保重自己的身體。
4、把喪偶的痛苦宣泄出來
要想使自己盡快地從悲哀的氛圍中解脫出來,無妨通過各種方式盡情地宣泄一番,如在親人摯友面前嚎啕大哭一場,也可將自己的留戀懷念之情,用詩文、書信或日記等形式寫出來,以抒發胸懷并作為永久的紀念。通過將喪偶帶來的痛苦宣泄出來的方式,發泄過后,重整心情,面對生活。
5、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盡管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宣泄對于維護身心健康有益,可是,無休止的悲痛必然造成人為的精神消耗。所以,過一段時間之后,要設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親朋處小住一段時間,更重要的一點是要走出室內,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只需生活的視野開闊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會隨之淡化和消失。時常看到老伴的遺物會不斷強化思念之情,加重精神上的折磨。因此,不妨把有些遺物暫時收藏起來,把注意力轉移到現在和未來生活中去。
6、尋求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過世后,原有的某些生活方式被迫改變,此刻孤獨與不適加重。應當重新調整生活方式,減少對舊時生活方式的眷戀。家庭中夫妻關系是最重要的依戀關系,一旦喪偶,這種關系被無情地摧毀了,這時需要子女、親友去建立、填補一種新的更加和諧的依戀關系,方能有效地減輕哀思。既然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已被打破,老人就要主動、積極地走出陰影,去參加晨練,去市場買菜,去參加老年大學,去參加街道社區或老年協會的活動,去與兒女孫輩團聚,去拜訪親友等。只有充實生活,就會開始新的一頁。
子女如何幫助老人走出喪偶的痛苦?
1、子女應多陪伴老人
子女應多陪伴老人,盡量分散老人的視線,讓老人把注意力從對死者的悼念漸漸轉移到對生者尤其是對孫輩的愛護上來。老人對隔輩特別親,無論什么事,往往見了孫子女,外孫子女,一切煙消云散;盡管喪偶的悲痛不比其他小事,但隔輩親的勸說、撒嬌會減輕老人的痛苦,使老人重新感覺到生活的樂趣。
2、子女應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
子女應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勸慰老人從自責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只有老人擺脫了內疚心理.才有可能正視現實,開始對今后生活的考慮。
3、子女應多帶老人出去走走
子女應多帶老人出去走走,或是游覽山水風景,或是參觀名勝古跡,大自然是治療創傷的良藥,在大自然中,老人會不知不覺開闊了心胸,增添了生活的信念和力量。
4、子女多關心老人
在生活上子女需給老人以體貼和照顧,避免老人因悲傷過度而病倒,同時要使老人感覺到雖然配偶去逝了,但生活上有子女的關心體貼,不存在后顧之憂;悲痛的同時,感到一些欣慰。
溫馨提示,當老年人喪偶事,家人們要積極的進行安撫,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老人坦然的面對這一現實,及早的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免無法接受現實會存在比較大的自責現象,就會讓老人的身體過早的衰老,容易發生疾病危險。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