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老人,應該從“心”出發
從云南老家來到山東濟南給兒子帶孩子,濟南陽光100小區的張大媽心里老覺得別扭:白天,兒子和兒媳婦上班一走就是一天,她帶著孫子在院內轉來轉去,想和別人搭句話,別人又聽不清她的老家話;晚上,想串個門,誰也不認識,只能呆在屋里看電視。“比老家吃得好,可就是覺得憋得慌。”
在日常生活中,有張大媽這種感受的不只是一人。本報通過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發現,現在的老年人物質生活相對富足,但他們的精神生活卻比較空虛,渴望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老年生活要寬裕,更要舒心。”這是不少老人的愿望。 記者在濟南市多個高檔住宅小區看到,很少有老年人的影子,看到一兩個也是陪孫子孫女出來曬太陽的。據本報調查發現,有55%的老年人與老伴單獨生活,這些空巢老人很少出門,與子女的聯系也多依賴電話。
“我在電話里彈給你聽。”年近八旬的劉海文老人放下電話,掀開琴蓋,手指一揮,悠揚的琴聲響起。對電話彈琴是劉海文的一大樂事。子女都移民國外,和老伴獨自生活在北京的張文英老人只能把自己剛學的鋼琴曲通過電話彈給子女門聽。“不管他們是不是在聽,至少對我來說是一種交流,每個月我的電話費都要上千元。”劉海文老人說。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早已進入了老年化社會。
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04年底,我國有60歲以上的人口1.43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1%。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姜向群教授感慨:不少子女認為,讓老人衣食無憂就算盡到了孝道。殊不知,與衣食無憂相比,不少老人更渴望心理的關懷。正如孔子所說,“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記者了解到,城市里的許多老年人由于子女忙于工作,成了孤獨的家庭“守望者”,整天在家中與電視機、報紙為伴。孩子好不容易下班了,累了一天也懶得跟老人多說兩句話。“家里多我一個也不多,少我一個也不少。”不少老人感到受到了冷落。本次調查問卷發現,老年人每天看電視多為三小時以上,80%的老年人經常看報紙。而子女能夠每天陪伴交流的只占7%,也就是說有93%的老年人不能夠每天與子女交談。
事實上,現在的老人早已不僅僅滿足于一日三餐飽的基本物質生活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的精神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姜向群教授指出,老年人有大量的空閑時間,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全社會應該高度重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積極組織他們參加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讓他們的老年生活過得更加有滋有味、豐富多彩。一些地方已經意識到了老人的這種精神需求。在城市,許多社區或單位傾注大量人力物力,組織書畫協會、太極拳學習班、京劇票友小組、健美操班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許多公園也都免費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地。在琴棋書畫中,在其樂融融中,許多老人感到了充實、愉快。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社區的老年人活動還不盡如人意,特別是缺乏活動場地。記者在濟南市一省直機關單位家屬院看到,每天清晨6時左右,都有一些老年人隨著悠揚的音樂晨練。可由于場地有限,他們的晨練場所只能設在家屬院內一個用來停車的小廣場上。而這個小廣場緊挨著該單位的公寓,引起了許多上夜班同事的不滿。這樣的情況在許多家屬院和居民區都存在。許多晨練的老人心里也很矛盾:到公園里晨練吧,距離太遠,大清早的公交車還很少;在家屬院吧,又影響別人休息;不晨練吧,連鍛煉身體、交流的樂子也沒有了。他們問,我們的活動場所到底應該在哪里? 姜教授呼吁,今天我們在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應該讓每個人享受改革開放、社會進步的成果。作為占有社會相當比重、為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的老年人,應該更多地享受和諧溫馨的生活。除了使他們老有所養外,我們應該多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這不僅是家庭的問題,更是社會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有張大媽這種感受的不只是一人。本報通過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發現,現在的老年人物質生活相對富足,但他們的精神生活卻比較空虛,渴望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老年生活要寬裕,更要舒心。”這是不少老人的愿望。 記者在濟南市多個高檔住宅小區看到,很少有老年人的影子,看到一兩個也是陪孫子孫女出來曬太陽的。據本報調查發現,有55%的老年人與老伴單獨生活,這些空巢老人很少出門,與子女的聯系也多依賴電話。
“我在電話里彈給你聽。”年近八旬的劉海文老人放下電話,掀開琴蓋,手指一揮,悠揚的琴聲響起。對電話彈琴是劉海文的一大樂事。子女都移民國外,和老伴獨自生活在北京的張文英老人只能把自己剛學的鋼琴曲通過電話彈給子女門聽。“不管他們是不是在聽,至少對我來說是一種交流,每個月我的電話費都要上千元。”劉海文老人說。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早已進入了老年化社會。
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04年底,我國有60歲以上的人口1.43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1%。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姜向群教授感慨:不少子女認為,讓老人衣食無憂就算盡到了孝道。殊不知,與衣食無憂相比,不少老人更渴望心理的關懷。正如孔子所說,“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記者了解到,城市里的許多老年人由于子女忙于工作,成了孤獨的家庭“守望者”,整天在家中與電視機、報紙為伴。孩子好不容易下班了,累了一天也懶得跟老人多說兩句話。“家里多我一個也不多,少我一個也不少。”不少老人感到受到了冷落。本次調查問卷發現,老年人每天看電視多為三小時以上,80%的老年人經常看報紙。而子女能夠每天陪伴交流的只占7%,也就是說有93%的老年人不能夠每天與子女交談。
事實上,現在的老人早已不僅僅滿足于一日三餐飽的基本物質生活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的精神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姜向群教授指出,老年人有大量的空閑時間,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全社會應該高度重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積極組織他們參加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讓他們的老年生活過得更加有滋有味、豐富多彩。一些地方已經意識到了老人的這種精神需求。在城市,許多社區或單位傾注大量人力物力,組織書畫協會、太極拳學習班、京劇票友小組、健美操班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許多公園也都免費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地。在琴棋書畫中,在其樂融融中,許多老人感到了充實、愉快。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社區的老年人活動還不盡如人意,特別是缺乏活動場地。記者在濟南市一省直機關單位家屬院看到,每天清晨6時左右,都有一些老年人隨著悠揚的音樂晨練。可由于場地有限,他們的晨練場所只能設在家屬院內一個用來停車的小廣場上。而這個小廣場緊挨著該單位的公寓,引起了許多上夜班同事的不滿。這樣的情況在許多家屬院和居民區都存在。許多晨練的老人心里也很矛盾:到公園里晨練吧,距離太遠,大清早的公交車還很少;在家屬院吧,又影響別人休息;不晨練吧,連鍛煉身體、交流的樂子也沒有了。他們問,我們的活動場所到底應該在哪里? 姜教授呼吁,今天我們在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應該讓每個人享受改革開放、社會進步的成果。作為占有社會相當比重、為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的老年人,應該更多地享受和諧溫馨的生活。除了使他們老有所養外,我們應該多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這不僅是家庭的問題,更是社會的問題。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 再婚夫妻相處四禁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那么老人年人要想在安徽的話,夫妻相處的4個
-
老人冬天泡腳要注意什么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冬天里因為天氣比較寒冷的,那么老年人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要想泡腳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是不是也會給我們的
-
5種理財方式老人要回避有很多的理財方式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幫助我們擁有一個非常好的理財的效果的,那么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5種理財的
-
老人冬天手腳冰涼怎么辦在冬天里的時候,我們老年人都會出現一個手腳冰涼的這種癥狀的,那么手腳冰涼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我們
-
老人如何保持性功能不衰退啊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老年人已經到了年齡之后,性功能也會出現一些非常大的障礙,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