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人冬季晚上容易患6種病
入冬之后,氣溫下降快,許多地區的氣溫甚至達到零下,尤其是夜晚。老年人身體抵抗力比較低,就很容易遭到一些疾病的“騷擾”,例如渾身酸痛、尿頻、心絞痛、哮喘等。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下老年人晚上易犯的6中疾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胸痛
人的副交感神經在夜間活躍,但如果它過度興奮,可能導致夜間血流、心跳較慢,會造成心肌缺血,因此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比較容易在晚上發病。為避免心血管夜間“作亂”,建議晚餐以八分飽為宜,避免消化系統和心臟“搶”血;盡量不看緊張、刺激的節目,也不要情緒過于激動;床頭最好備盒急救藥。睡前按摩有助舒緩心臟緊張,方法是脫衣平躺,搓熱手掌,然后用左手掌自胸骨開始,向左側按摩至腋窩,每天100次。
2、哮喘
夜晚氣溫較低,哮喘特別容易發作。除正常使用藥物外,還要及時清除床褥上的灰塵、毛屑;仰臥時呼吸阻力大,易致哮喘發作,應側臥睡;干燥的空氣會誘發支氣管痙攣,睡前應增加臥室濕度或喝杯白開水。此外,可以按摩大椎穴(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6秒鐘,重復3次。
3、泛酸
飲食不正常、晚餐吃太多或吃得太晚易造成夜間泛酸等。晚餐最好在18點左右,20點后除了喝水最好別吃東西;晚餐后4小時內不要睡覺;晚上盡量不要吃甜點、油炸食物,也不要喝酒,多吃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土豆等。平時可用拇指按摩中脘(肚臍上方五指寬處)、足三里(膝關節外側凹陷下方四指寬處)等穴道,每次10分鐘。
4、渾身酸痛
很多老人一到晚上就覺得筋骨酸痛,周身疲憊,這是因為晚上身體代謝變慢,比較容易酸痛。老人應注意夜間保暖,改善血液循環,酸痛就會好轉。可以在睡前用熱水袋熱敷酸痛部位,或將毛巾放在40℃—45℃的水中浸泡,擰干后敷于酸痛部位,5分鐘更換一次毛巾,共熱敷15—20分鐘。還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摩委中穴(膝后菱形凹陷區正中間)、肩井穴(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以有酸脹感為宜,每個穴位按50次。
5、尿頻
睡覺時靜脈回流多,血液從四肢流回內臟,更容易比白天產生尿意,一般人可以忍耐6個小時左右,但老人容易因尿意起夜。因此,白天應保證運動30分鐘,1000毫升—1500毫升左右的飲水量,但睡前要少喝水。平時應注意下腹部的保暖,每天熱敷關元穴(肚臍下四指寬處)及中極穴(肚臍下五指寬處)5分鐘,或早晚按摩5—10分鐘。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夜間有尿意,千萬別憋尿。
6、皮膚瘙癢
冬季干燥,老年人皮膚瘙癢明顯增多,建議洗澡次數不宜過多,水溫以35℃—40℃為宜,不要用堿性較大的香皂,以免增加皮膚干燥度;適當涂些護膚品,如凡士林;飲食宜清淡,不要吃得太咸、太膩,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的黃綠色蔬菜;夜間內衣應柔軟寬松,避免尼龍及毛織衣物貼身穿戴,以棉質為宜。
-
慢病養護——防住三種疾病最重要隨著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慢慢退化,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首先要了解中老年的常見疾病。
-
年紀大了有四怕一怕久坐。不少老年人一天到晚都喜歡坐著,認為這樣既輕松又不累。
-
“適應環境”可讓老人更長壽如何延緩衰落?對于老百姓而言,有起色內外環境是唯一可做的。具體是,遵循“飲食有度、適當舉手投足、心理平衡、戒煙少酒”的原
-
男人助性小妙招 四個養生穴位輕按摩中醫認為,*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些穴位通過按摩可起到助性養性之功效。這些穴位可以被我們稱之為“養性穴”。按摩是不妨一學的助
-
瘦不下來跟你的體質有關!想減租先改變體質想減肥可是怎么也都瘦不下來,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酸性物質在作怪導致的,那么酸性體質和減肥到底有什么維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