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常“丟三落四” 怎么回事
日常生活中常看到一些老人四處尋找剛放下的物品。有一位老人把錢借給鄰居,第二天竟想不起來究竟是誰借了他的錢,于是常被人們認為是“老糊涂”,甚至認為老人得了“老年癡呆癥”。為什么老年人會常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實際上,遺忘現象即使在年輕人中間也會經常發生。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與人初次見面,一邊寒暄,一邊相互交換名片,回轉身卻又忘了那人的尊姓大名。這不能說你腦子出了毛病。倒是證實了記憶基本規律中說的“形象記憶只能維持極短暫的時間”這句話的道理所在。
學習是通過高級神經系統不斷適應環境變化而獲得新的行為習慣或知識經驗的過程。記憶是指在獲得新的行為習慣或知識經驗后在大腦儲存一定時期的能力,學習和記憶是腦的重要功能之一。知識和信息不斷產生,人類的學習活動也就永無止境。學習知識后必須進行記憶,才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并不斷地積累。第一次學習時只是初級記憶(形象記憶和一級記憶),如不進行復習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很快就被遺忘。經過反復的復習和運用,就能達到高級記憶,所學的知識可能幾年不被遺忘,甚至永久不被遺忘。記憶的過程是與腦內的物質代謝,尤其是與腦內蛋白質的合成有著密切的關系。持久性的記憶更與新的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及傳遞突觸的增多有關。
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細胞數目逐漸減少,腦細胞內與記憶有關的蛋白質合成的量與合成的速度明顯下降,使老年人的學習過程明顯延長,記憶力下降。隨著增齡,腦內已經合成的蛋白質逐漸減少,使那些不常“復習”的知識逐漸遺忘。腦細胞的大量萎縮變性,甚至可發生嚴重的記憶障礙。
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記憶能力的確在衰退,達到高級記憶的學習過程明顯延長,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常出現的“丟三落四”現象也就不足為奇。
腦的許多老年性病理變化過程明顯影響老年人的記憶能力。腦內神經遞質的合成障礙、神經細胞的變性、腦細胞內物質代謝過程的異常,常使老人明顯喪失記憶力。老年癡呆癥患者“六親不認”,想不起上頓飯吃的是什么,出門后想不起回家的道而迷路走失等,對于老年癡呆癥者來說已習以為常。當然,老年癡呆癥患者不僅存在記憶障礙,而且還存在其它腦功能異常,如演算能力、推理能力、言語敘述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等無法克服的功能障礙。
老年人如果僅僅是記憶能力方面的減退,未必都要與疾病相聯系,老年人近期記憶能力變差就被扣上腦子有病的帽子,顯然是誰也無法接受的。
-
慢病養護——防住三種疾病最重要隨著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慢慢退化,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首先要了解中老年的常見疾病。
-
年紀大了有四怕一怕久坐。不少老年人一天到晚都喜歡坐著,認為這樣既輕松又不累。
-
“適應環境”可讓老人更長壽如何延緩衰落?對于老百姓而言,有起色內外環境是唯一可做的。具體是,遵循“飲食有度、適當舉手投足、心理平衡、戒煙少酒”的原
-
男人助性小妙招 四個養生穴位輕按摩中醫認為,*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些穴位通過按摩可起到助性養性之功效。這些穴位可以被我們稱之為“養性穴”。按摩是不妨一學的助
-
瘦不下來跟你的體質有關!想減租先改變體質想減肥可是怎么也都瘦不下來,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酸性物質在作怪導致的,那么酸性體質和減肥到底有什么維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