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遠離心血管疾病對策
心血管病是當今我們身體健康的最大威脅。通常的患病后的表現為血壓高和動脈硬化,這二種疾病的表現互相作用而且有著很多共同的發病原因,許多工業化國家加強了預防工作,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顯的下降,而我國現在還處于上升階段。
高血壓早期一般沒有多少自覺癥狀,許多人血壓已升高,但自己還無感覺。但到了中晚期,必然要出現心腦腎等系統的并發癥。如腦供血不足、腦溢血、腦梗塞、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腎功能衰竭等。因此人們稱高血壓為“無聲殺手”。它是各種嚴重心腦血管病的先兆和禍首,對于高血壓,即使沒有癥狀,也必須加以重視。腦溢血的死亡率高達30—40%,幸存者有的成為永失知覺的“植物人”。腦梗塞死亡率不那么高,但至少有50%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
預防的對策是:加強保護、減少磨損、控制發生、預防并發癥。發生了要早診斷早治療、可控制其發展。
由于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發病因素主要與生活習慣,生理代謝和心理活動有關,因此自我保健是第一位的。有人保護得好,就可以少發生或晚發生;有人保護得不好,就會早發生和并發嚴重后果。不論年輕年老,都要有科學的、積極的自我保健意識。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血壓
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生命的一個重要指標。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還有許多人從沒量過血壓,量過的也不清楚高低的意義。血壓正常值有一個通用的標準,收縮壓(通稱高壓)不超過18,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壓)不超過12千帕(90毫米汞柱).o多數中青年人血壓比這個標準低得多,甚至再低些無癥狀也都算正常。但如逐年上升,雖達不到18.6/12千帕,也應及早加強預防措施。進入老年,由于動脈硬化的影響,收縮壓多上升,而舒張壓多下降,收縮壓升高也起一定的代償作用,以減少組織缺血缺氧,因此高齡高血壓患者的收縮血壓還不可降得太低。·中年以后,人人都要至少每年量一次血壓。如有上升或大的波動,更應多查幾次.。知道自己的血壓及變化,才能早發現高血壓,早預防、早治療。
-
慢病養護——防住三種疾病最重要隨著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慢慢退化,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首先要了解中老年的常見疾病。
-
年紀大了有四怕一怕久坐。不少老年人一天到晚都喜歡坐著,認為這樣既輕松又不累。
-
“適應環境”可讓老人更長壽如何延緩衰落?對于老百姓而言,有起色內外環境是唯一可做的。具體是,遵循“飲食有度、適當舉手投足、心理平衡、戒煙少酒”的原
-
男人助性小妙招 四個養生穴位輕按摩中醫認為,*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些穴位通過按摩可起到助性養性之功效。這些穴位可以被我們稱之為“養性穴”。按摩是不妨一學的助
-
瘦不下來跟你的體質有關!想減租先改變體質想減肥可是怎么也都瘦不下來,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酸性物質在作怪導致的,那么酸性體質和減肥到底有什么維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