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預防中老年人患上骨關節病
跟多老年人為了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在日常中都會積極的進行鍛煉,但是隨著冬季的來臨,天氣越來越冷,老年人也不再愿意外出。長時間的不鍛煉腿部,導致患上骨關節炎的老人增多,為避免這種情況,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冬季預防中老年人患上骨關節病的方法。
到了冬季,很多患有骨關節病的中老年人會因為害怕寒冷而停止戶外鍛煉。其實冬季鍛煉不但能增強體質和抵御疾病,更能通過戶外日照促進鈣質的吸收。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其實說的就是骨關節,尤其是膝關節的衰老。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骨二科主任陶樹清教授介紹說,骨性關節病也稱為骨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群的一種多發病、常見病。陶樹清指出,人的關節有關節滑液的保護,骨頭末端有軟骨的包覆,而骨關節病則是由于老年性退行性改變,以及增生、外傷、髖及骨盆疾病、關節失穩、關節內骨折、過度肥胖等多種原因造成的關節軟骨損壞,軟骨變薄與脫落,從而引發關節疼痛、關節變形、功能障礙、行動受限。有臨床數據顯示,在65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高達68%。而季節對該病的影響相當明顯,冬季往往是骨關節病復發和高發季節,尤其對老年骨關節病患者的來說,冬季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陶樹清提醒說,風、寒、濕、累是誘發骨關節病的重要原因,所以預防也要著重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注重保暖 悉心保護關節
要防止受寒、受潮,冬季莫在寒冷的室外長時間逗留,要保持室內干燥,不穿潮濕的衣褲、襪子。衣服要選擇保暖透氣的棉毛面料;在膝關節、肘關節和腰部最好選擇做加厚處理的棉衣、絨衣;衣袖、褲腿長度要以能保護到腕關節和踝關節為宜。頸部的保護最好選擇適合老年人,相對寬松的高領絨衣;冬季外出時注意一定佩戴手套、帽子和圍巾。
適當鍛煉 增強體質
到了冬季,很多患有骨關節病的中老年人會因為害怕寒冷而停止戶外鍛煉。其實冬季鍛煉不但能增強體質和抵御疾病,更能通過戶外日照促進鈣質的吸收。對于肥胖的老年人來說更應該積極鍛煉,通過減輕體重來減少關節負擔。但老年人鍛煉要適時、適度,最好選擇上午陽光相對充足、溫度最高的時段進行。要選擇那些比較柔和的運動項目,如慢走、游泳、太極拳、廣播體操等,避免做速跑、跳躍、急轉的動作;避免參加爬山、爬樓梯和長距離行等運動。鍛煉時間以30分鐘為宜。
作息規律 注重飲食
對骨關節病患者來說,生活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非常重要,應避免長期伏案,或從事重體力勞動,勞累往往會使舊疾復發、加重。骨關節炎患者在飲食上要限制飲酒,多吃些富含鈣和膠質的食品,如奶制品、豆類、綠葉蔬菜、帶骨的罐頭魚等,以增加鈣的吸收,防止骨質流失。而富含硒、鎂及維生素A、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如海產品、蛋、蔬菜、馬鈴薯、堅果、粗糧,則可以保護和修復關節,促進血液循環。
積極樂觀 保持良好心態
冬季缺少色彩,陰冷多云的天氣常常使人們的情緒隨變得陰郁、低沉。骨關節病人通常也會因為這個高發季節的到來,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情緒低落恰恰是產生骨關節問題的因素之一。因為患者情緒狀態不佳,精神意志不積極,會使得血液循環不暢,導致骨關節炎的患病幾率增加。這里,陶樹清建議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想一些積極向上的事情,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心情。
對于骨關節病的治療,陶樹清指出,中老年人應適當補充鈣劑;更年期、絕經期的女性除了補鈣,也要適當補充雌激素,對關節扭傷者要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同時,理療對骨關節炎亦有顯著的療效,尤其對藥物不能緩解癥狀及不能耐受的疼痛,急性期以止痛、消腫和改善功能為主,慢性期以增強局部血循環、改善關節功能為主。針灸、按摩、推拿、熱療等傳統方法,同樣也有助于緩解關節疼痛和減輕僵硬癥狀。而對病程長、癥狀重、年齡較高、關節功能障礙明顯的骨關節病患者,應及早就醫,必要時可采取關節鏡下關節滑膜切除與清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等。
以上就是專家為我們講解的冬季預防中老年人患上骨關節疾病的方法,隨著冬季的不斷臨近,老年人一定要加大對這方面的重視,在日常中做好保暖工作,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調節好日常飲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才能保證自己遠離骨關節疾病。
-
慢病養護——防住三種疾病最重要隨著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慢慢退化,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首先要了解中老年的常見疾病。
-
年紀大了有四怕一怕久坐。不少老年人一天到晚都喜歡坐著,認為這樣既輕松又不累。
-
“適應環境”可讓老人更長壽如何延緩衰落?對于老百姓而言,有起色內外環境是唯一可做的。具體是,遵循“飲食有度、適當舉手投足、心理平衡、戒煙少酒”的原
-
男人助性小妙招 四個養生穴位輕按摩中醫認為,*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些穴位通過按摩可起到助性養性之功效。這些穴位可以被我們稱之為“養性穴”。按摩是不妨一學的助
-
瘦不下來跟你的體質有關!想減租先改變體質想減肥可是怎么也都瘦不下來,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酸性物質在作怪導致的,那么酸性體質和減肥到底有什么維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