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看中醫 六種疾病最適合
在生活中,不少的老人都希望用中醫來預防和治療疾病,不過大家要知道中醫和西醫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盲目的只認準某一種療法,專家指出如果患有下面的這些疾病去看中醫是再好不過了。
1 過敏性疾病
濕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一般屬于免疫功能紊亂。由于免疫系統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用西藥很難找到針對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藥后容易反復。
而中醫是跳出局部從整體來調節,認為過敏是由于正氣相對不足,邪氣入侵造成的,治療無非是輔助正氣,排出邪氣,簡單治療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婦科疾病
婦科疾病常屬于激素分泌紊亂,如果單純調節某種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劑量,還容易引發體內一系列激素變化。 中醫從整體調節婦科也是一門強項。中醫認為,婦科疾病大多是體內有瘀滯或血虛,采取疏肝補腎、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效果很好。
3 脾胃病
如慢性胃炎、腹脹便溏等,一般病程較長,機理比較復雜。西藥多為單成分,不如中藥個體化治療(一人一方)更容易貼近病情。
中醫認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藥幫助調節脾胃升降,必要時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調節消化系統疾病。
4 呼吸系統疾病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感冒了不用治,治和不治都是七天痊愈”。之所以很多醫生這么說,是因為西醫對治療感冒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手段。如果是細菌造成的,可以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基本上就靠等待了。但如果用中藥辨證治療,可能一兩天就會痊愈。 另外,咳嗽、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也適合中醫治療,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5 復雜慢性病
如慢性腎炎、風濕病、中風后遺癥、腫瘤等,西醫可能會采取激素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中醫通過辨證選方,喝湯藥或扎針灸,效果不錯,對肝腎功能的損害也小,腫瘤患者配合內服中藥還可以緩解化療的毒副作用。
6 非器質性疾病
有些人平時容易出現疲勞乏力、精力不足、頭暈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煩躁等癥狀,雖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經西醫化驗、拍片檢查卻發現不了明顯的器質性異常,這些也是中醫擅長的領域,可以針對這些癥狀選藥,做到提早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多老人都身患幾種慢性疾病,通常這樣的疾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調理,如果大家能用中醫來調理身體還能達到治標治本的作用,希望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老年朋友們。
-
慢病養護——防住三種疾病最重要隨著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慢慢退化,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首先要了解中老年的常見疾病。
-
年紀大了有四怕一怕久坐。不少老年人一天到晚都喜歡坐著,認為這樣既輕松又不累。
-
“適應環境”可讓老人更長壽如何延緩衰落?對于老百姓而言,有起色內外環境是唯一可做的。具體是,遵循“飲食有度、適當舉手投足、心理平衡、戒煙少酒”的原
-
男人助性小妙招 四個養生穴位輕按摩中醫認為,*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些穴位通過按摩可起到助性養性之功效。這些穴位可以被我們稱之為“養性穴”。按摩是不妨一學的助
-
瘦不下來跟你的體質有關!想減租先改變體質想減肥可是怎么也都瘦不下來,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酸性物質在作怪導致的,那么酸性體質和減肥到底有什么維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