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會致老人下肢不適
雖然說人老了,腿腳不靈便還會常常感覺疼痛不適,但是有一些下肢的疼痛與我們年齡沒有關系,卻和我們的血管健康有著很大的聯系,專家提醒大家,如果腿部常感疼痛一定要警惕動脈硬化的問題。
人上了年紀難免有些腰腿疼的毛病,多數人都認為是老年性關節炎、老寒腿、骨質疏松等老年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事實上,中老年人腿痛不一定全是小毛病,有可能是患上了下肢動脈硬化,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因下肢缺血壞死等嚴重后果。
許多人以為動脈硬化危險僅僅在于會促發心梗、腦梗,實際上,動脈硬化顧名思義,就是動脈出了問題,它首次表現出的癥狀可能是在任何部位,當然也可能是下肢。病人的動脈血管壁上形成粥樣硬化,形成血小板聚集,可發生血管狹窄,甚至形成栓子引起堵塞,又稱動脈閉塞癥。
下肢的動脈硬化表現為腿部的疼痛、酸困癥狀,其癥狀與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等引起的腰腿痛相似,所以很容易被當成一般的老年性疼痛而被忽略,以至于發展到下肢出現缺血性潰爛了才引起重視。識別早期下肢動脈硬化,要留意其典型癥狀——缺血性間歇性跛行。即患者會走走歇歇,走一段路以后小腿覺得乏力,肌肉疼痛、酸脹,稍微休息后可繼續行走。因為下肢的血液循環不好,所以需要休息一會等供血恢復,而且隨著動脈堵塞越來越嚴重,走的距離越來越短,以前五分鐘休息一次,慢慢地兩三分鐘就要休息一次,逐漸發展到不動的時候也疼,這就比較嚴重了。除了疼痛,還可能表現為下肢的涼、麻,這都是血液循環不好的表現,一旦出現,就要警惕是血管出了問題。
與大多數疾病一樣,對下肢動脈硬化的治療也應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該病診斷方法有很多,如彩色多普勒超聲、踝肱指數、CTA、DSA等。其中彩色多普勒超聲因為無創、便宜、可重復,已成為該病最重要的早期篩選手段之一。在動脈硬化狹窄的早期可通過抗凝、擴血管藥物治療,促進血液流動,糾正組織缺血,同時可采用適當的步行鍛煉增強下肢組織對缺血的耐受力,并且促使閉塞動脈周圍側支血管的形成和開放,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一旦疾病進入“靜息痛”或者足壞疽階段,病人則應盡早到血管外科專科醫師處診治,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手術重建患肢的血供。
小編提醒: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更需要時時觀察自己的各種身體變化,在判斷疾病的時候最好不要以經驗來進行,如果拿不準及時就醫才是保護自己健康的好方法。
-
慢病養護——防住三種疾病最重要隨著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慢慢退化,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首先要了解中老年的常見疾病。
-
年紀大了有四怕一怕久坐。不少老年人一天到晚都喜歡坐著,認為這樣既輕松又不累。
-
“適應環境”可讓老人更長壽如何延緩衰落?對于老百姓而言,有起色內外環境是唯一可做的。具體是,遵循“飲食有度、適當舉手投足、心理平衡、戒煙少酒”的原
-
男人助性小妙招 四個養生穴位輕按摩中醫認為,*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些穴位通過按摩可起到助性養性之功效。這些穴位可以被我們稱之為“養性穴”。按摩是不妨一學的助
-
瘦不下來跟你的體質有關!想減租先改變體質想減肥可是怎么也都瘦不下來,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酸性物質在作怪導致的,那么酸性體質和減肥到底有什么維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