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老人不適宜飯后百步走
在生活中我們大家對于飯后百步走利于健康這種說法一定不陌生了,所以不少的老人會堅持這樣的行為,但其實,養(yǎng)生保健是因人而異的,至少下面的三類老人就不適宜采取這樣的保健方法來保護健康。
哪些老人不宜飯后走?
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不適合:有心臟病的病人,特別是有冠心病、心絞痛病史的老人,平時是不能劇烈運動的,特別是飯后一定要坐著休息一個小時左右,然后才能散散步。另外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病等病人,也要靜坐一段時間。因為馬上就走動,可能會導致出現(xiàn)頭暈、乏力等癥狀表現(xiàn)。另外在散步的時候也要注意抬頭挺胸,以防壓迫心臟,出現(xiàn)不舒服。
消化功能不佳的老人不適合:飯后立即散步,會加重腸道負荷和促進腸道蠕動,而消化功能不佳的人,如患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老人,這時會對胃粘膜造成刺激,會傷及胃。
有貧血老人、血壓偏低的老人不適合:人吃飯后腦部的血液供給會減少,容易出現(xiàn)缺氧,犯困,而貧血、血壓低的老人,這種狀況會更加明顯,如果這時散步的話,可能會使腦部缺血更加嚴重,會出現(xiàn)頭暈等表現(xiàn)。
飯后百步走是多年來流傳下來的老話,自然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只是老人在具體做的時候,一定要結(jié)合自身的情況,不要為走而走,結(jié)果反倒出現(xiàn)不良情況。
飯后走多久適宜?
飯后走動大概半個小時,就能起到運動的作用,而一些年老虛弱的老人還可以再走的少一點,但是身體比較硬朗缺乏運動的人可以走上40多分鐘左右,同時走路的時候可以甩甩胳膊、甩甩腿,能夠預防腰腿痛。
老人飯后走路不宜快走,最好能“閑庭信步”,慢悠悠的散步,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
養(yǎng)生保健以及治療疾病中的因人而異的原則,小編一直在提醒老年朋友們重視,否則我們的保健效果會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甚至還會傷害到自己的健康。
-
慢病養(yǎng)護——防住三種疾病最重要隨著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慢慢退化,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關(guān)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首先要了解中老年的常見疾病。
-
年紀大了有四怕一怕久坐。不少老年人一天到晚都喜歡坐著,認為這樣既輕松又不累。
-
“適應環(huán)境”可讓老人更長壽如何延緩衰落?對于老百姓而言,有起色內(nèi)外環(huán)境是唯一可做的。具體是,遵循“飲食有度、適當舉手投足、心理平衡、戒煙少酒”的原
-
男人助性小妙招 四個養(yǎng)生穴位輕按摩中醫(yī)認為,*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些穴位通過按摩可起到助性養(yǎng)性之功效。這些穴位可以被我們稱之為“養(yǎng)性穴”。按摩是不妨一學的助
-
瘦不下來跟你的體質(zhì)有關(guān)!想減租先改變體質(zhì)想減肥可是怎么也都瘦不下來,這都是因為體內(nèi)的酸性物質(zhì)在作怪導致的,那么酸性體質(zhì)和減肥到底有什么維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