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保養脾胃有四大方法
很多老年人到老了以后,那么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在逐漸的下降,脾胃功能肯定也會在慢慢的下降,有的人在吃一點東西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些胃脹的,那么這樣也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很大的一個不方便,老年人保養脾胃,有些方法到底如何做,才可以更好的去保護自己的脾胃,健康的。
老人保養脾胃的方法
1、動為綱
指適當的運動可促進消化,增進食欲,使氣血化源充足,精、氣、神旺盛,臟腑功能不衰。因此,老年人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鍛煉方式和運動量。
散步是一種和緩自然的體育活動,可快可慢,使精神得到休息,肌肉放松,氣血調順,整個身心在一種協調中得到平衡和保養。持之以恒可流動氣血,暢達氣機,活動關節,幫助脾胃運化,借以祛病防衰。
2、素為常
素食主要包括食植物蛋白、植物油及維生素的食物,如面粉、大米、五谷、雜糧、豆類及其制品、蔬菜、瓜果等。
應少吃油膩,多吃蔬菜。日常飲食應以淡食為主,以便清理腸胃。進食溫涼適當,不要過熱也不可過涼,因為熱傷粘膜,寒傷脾胃,運化失調。少食質硬、質粘、煎炸、辛辣性食品。
3、酒少量
不要嗜酒無度以損傷脾胃。少量飲酒能刺激胃腸蠕動,以利消化,亦可暢通血脈,振奮精神,消除疲勞,除風散寒,但過量飲酒,害處很多。
飲酒過量,脾胃必受其害,輕則腹脹不消,不思飲食,重則嘔吐不止。老年人酗酒或長期大量飲烈性酒,更易導致腦出血、胃出血或肝壞死而損壽。
4、莫愁腸
指人的精神狀況、情緒變化對脾胃亦有一定影響。中醫認為:思可傷脾。意指思慮過度,易傷脾胃。脾胃功能失衡,會引起消化、吸收和運化的障礙,因而食不甘味,甚至不思飲食。久之氣血生化不足,使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健忘失眠,形體消瘦,導致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官能癥、潰瘍病等。
所以,必須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養,做到心胸豁達,待人和善,遇事不要斤斤計較、冥思苦想,更不要對身外之物多費心思。盡量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和干擾,經常保持穩定的心境和樂觀的心態,這也是保養脾胃、祛病延年的妙方之一。
老人脾胃虛弱可通過按摩穴位緩解
中醫指出,可以通過按摩穴位的方法來緩解,脾胃虛弱應該選用脾腧和足三里兩穴來按摩。
足三里穴
這是古今公認的“長壽第一穴”,是胃經的合穴,“所人為合”,它是胃經經氣的必經之處。要是沒有它,脾胃就沒有推動、生化全身氣血的能力。
足三里一定要每天堅持刺激,也可以找一個小按摩錘等東西進行敲擊,力量要以產生酸脹感為度,每次至少揉3分鐘。冬天的時候也可以艾灸。
操作方法:每天飯前飯后各半小時按揉兩側足三里穴3分鐘,可以左右交替著刺激,然后晚上8點左右再在兩側脾腧上拔罐15分鐘,起罐之后喝一小杯溫開水。
脾腧穴
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是脾臟的精氣輸注于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連,所以刺激脾腧可以很快恢復脾的功能。《針灸大成》中說它可治“善欠,不嗜食”,也就是老打哈欠,總是昏昏欲睡。
刺激脾腧最好的辦法是拔罐,其次是按揉,也可以艾灸。但是因四季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早春和晚秋最好拔罐,夏末和冬季應該艾灸,夏冬兩季艾灸不但可以溫補脾氣,還可以祛濕,尤其是夏末,這時候的天氣有濕有寒,艾灸最為合適。其他時候則以按揉為主。
每天晚上8點左右刺激最好,因為這是脾經精氣最旺盛的時候。這時,一天的工作已基本結束,而且運轉了一天的“脾氣”已經有些疲憊了,這時補,一來可以緩解白天的勞累,二來可以為第二天蓄積力量。
想讓自己的脾胃更加健康,所以一些老年人還是應該要多注意,應該要積極的去保養自己的身體,健康的,身體的素質如果是慢慢下降,一定要積極的去調理調理的時候應該選擇喝一些清淡的食物,就像一些小米粥之類的,都可以讓自己的體味更加健康,不要吃一些辣的就行了
-
慢病養護——防住三種疾病最重要隨著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慢慢退化,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首先要了解中老年的常見疾病。
-
年紀大了有四怕一怕久坐。不少老年人一天到晚都喜歡坐著,認為這樣既輕松又不累。
-
“適應環境”可讓老人更長壽如何延緩衰落?對于老百姓而言,有起色內外環境是唯一可做的。具體是,遵循“飲食有度、適當舉手投足、心理平衡、戒煙少酒”的原
-
男人助性小妙招 四個養生穴位輕按摩中醫認為,*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些穴位通過按摩可起到助性養性之功效。這些穴位可以被我們稱之為“養性穴”。按摩是不妨一學的助
-
瘦不下來跟你的體質有關!想減租先改變體質想減肥可是怎么也都瘦不下來,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酸性物質在作怪導致的,那么酸性體質和減肥到底有什么維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