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盡情宣泄不良情緒
兒童與成人一樣常有情緒變化,諸如憤怒、哀傷、失望、害怕等。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須讓孩子適度宣泄。宣泄就是舒散、吐露心中的積郁,讓孩子淋漓盡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憂愁、牢騷和怨恨等不快,使其達到心理平衡。 適度地讓孩子宣泄,對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處。如果孩子心中的積郁和不快長期得不到宣泄,就會注意力不集中、行為呆板、神經失常、精神不振、人際關系緊張,嚴重時會給孩子個人和家庭乃至帶來危害。有些孩子鬧事、出走、輕生,就是因為不良情緒無法宣泄造成的。 因此,父母最好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與孩子交心,增進感情。只有讓孩子把你既當父母,又當朋友,孩子才會向你吐露真情,吐露不快。交心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父母要專心,在這時間內父母不許看電視、報紙,只能彼此相對而談。二是父母要經常撫摸孩子、親親孩子,讓孩子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愛,時時刻刻沐浴在愛的春風之中。
在中國家庭的歷史上,財富的傳承卻總是遵循著這樣的軌跡:一代創業,二代守成,三代敗光。富不過三代,這是俗語里的“富人的詛咒”。這一切,都隱藏了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對下一代人的理財教育的缺失。在“六一”這個屬于下一代的節日里,我們應該開始著手補上這個空缺,不妨從為寶寶挑選幾件禮物入手,制定出培養寶寶的財商計劃吧。
3~5歲財商禮物:存錢罐
光大銀行理財專家表示,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給他們開立銀行賬戶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他們連A、B、C都還不認識。不過,3歲開始,家長應該幫兒童樹立經濟意識,因為這時他們已經萌發了花錢的念頭。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好奇心,從生活點滴上培養孩子對錢的認識。在孩子認識數字、開始數數的時候,給孩子講一些花錢的常識,并結合數字的概念,與孩子玩購物游戲。比如讓孩子找到指定的價格標簽,尋找等值的商品等,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于這個階段的父母來說,存錢罐是最合適的禮物,很具體的存錢過程,會令子女開始有儲蓄的概念。
TIPS
他們應該知道的
1。雖然1角的硬幣比5分的硬幣小,但卻更值錢。
2。硬幣可以用來換取他們想要的其他一些東西。
3。電視上的玩具買回家后并不會像電視上那樣漂亮,而且也并非那樣好玩。
4。用玩具來存錢會很好玩。并不是你想要的每一樣東西都能得到,即使這個東西近在咫尺。
6~12歲財商禮物:借記卡
利息是孩子們最早能夠接觸到的“收益”概念,教育學者認為,當孩子長到6歲以后,開啟他們的理財觀念培養是正當其時的。因為6~12歲是他們人格發育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孩子的價值觀正逐漸形成,家長要對孩子嚴格要求,細心地進行引導,體驗式的教育讓孩子印象更深刻。
怎樣進行體驗式的教育呢?不妨考慮借記卡這樣的禮物,讓孩子定期存錢,告訴他們利息的概念,并領他們到銀行,將銀行儲蓄的方法、種類、利率等知識逐漸教授給孩子。還可以讓他們算算利息,使孩子意識到定期存錢就能增加財富,創造一種成就感。心理學家對3~8歲的兒童進行過調查,詢問他們的錢是從哪里來的。得到的答案卻是“從爸爸兜里掏出來的”“銀行拿的”“售貨員給的”,只有20%的孩子說,錢是工作掙來的。專家表示,從6歲開始,家長就應當開始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一些家庭通過勞動獎勵零用錢,通過讓孩子做家務賺取零用錢,體驗勞動的艱辛,體會爸爸媽媽賺錢的不易。
TIPS
他們應該知道的
1。可以有零花錢,但不可要求預支。
2。用自己的錢買電影票、零食或游戲卡片。
3。去超市帶上購物清單,挑幾樣便宜商品。
4。存在銀行的錢,銀行不會總為你留著,而會將它放貸出去,或進行投資。
12~18歲財商禮物:記賬軟件
青少年期的孩子對消費的認識更加明朗,對金錢的需要也開始增多。不過,家長們不需要介意孩子花錢,因為正確的消費是學習理財的重要內容之一。
這個年紀的孩子,應當學會貨比三家,精打細算。比如同樣是吃麥當勞,如果注意從報箱、商店等地方收集優惠券,一個漢堡加一杯可樂就會省下4元錢。購買文具時可以多看幾家商店,誰的便宜買誰的;也可以讓孩子聯合同學進行砍價,或進行“團購”,這樣可以節省不少錢。孩子身上一般要帶一些零花錢,家長可以實行“承包制”,每周固定給他一定的金額,結余歸己,超支不補,然后從一周逐漸擴大到一個月,漸漸使孩子養成計劃消費的良好習慣。
同樣,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更進一步樹立起打工賺錢的意識。給了他們固定的金額,家長們需要進一步觀察他們的消費和節省的執行情況。送給孩子一個專門用來記賬的筆記本,或者理財軟件,是個很時尚的節日禮物。
TIPS
他們應該知道的
1。你即使減少衣著方面的開支,也能穿出自己的風格。
2。請留心家庭的財務開支,包括你上大學的費用。
3。準備一個賬本,學會定期整理,做到收支平衡。
4。將平時打工掙的錢省下一半來,充抵學業開銷及今后上大學的費用。
鏈接
美國兒童理財教育的目標要求
3歲: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認識到無法把商品買光,因此必須做出選擇。
5歲:知道硬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么來的。
6歲:能夠找數目不大的錢,能夠數大量硬幣。
7歲:能看價格標簽。
8歲:知道可以通過做額外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在儲蓄賬戶里。
9歲:能夠制訂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10歲:懂得每周節約一點錢,以便大筆開銷時使用。
11歲:知道從電視廣告中發現事實。
12歲:能夠制訂并執行兩周開銷計劃,懂得正確使用一般銀行業務中的術語。
13歲至高中畢業:嘗試進行股票、債券等投資活動以及商務、打工等賺錢實踐。
寶貝把一杯牛奶打翻了,牛奶灑了一地,寶貝知道闖禍了,緊張地看著媽咪;寶貝把要給奶奶的生日禮物忘在家里了,拿不出來給奶奶,他急得要哭了:“奶奶,我忘了把禮物帶來” ……遇到這些情況,作為家長的你應該怎么辦呢?
家長的不同做法
第一種做法:你很生氣,“看你,怎么總是這么笨手笨腳,再這樣,就不給你喝牛奶了”,“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就不記得!你就是個丟三落四的人,我們都不喜歡你了!”
另一種做法:你沒有生氣,反倒安慰寶貝,“沒關系,我們一起來收拾吧,小朋友都容易毛手毛腳,下次小心點哦!”“忘了帶,沒關系,跟奶奶說生日快樂吧!告訴奶奶你很愛她,這比什么禮物都好!以后記得出門前想一想,要帶的東西帶齊了沒,就不容易落下什么了!”
做法點評:
第一種做法:寶貝印象深刻,知道這是不能容忍的錯誤,會比較小心地避免同樣的錯誤。
可是如果不小心,寶貝又犯了同樣的錯,他可能就在想辦法撒謊,“這個杯子有油,很滑”,“我的禮物沒準備好,下次再拿給奶奶”,如果這樣就能夠避免家長的責備,他可能將來都這樣撒謊。
如果撒謊被大人識破了,他不能撒謊,他也可能由此學會了“人不能犯錯,做錯了事是不可原諒的。”這樣的寶貝就會怕做錯事,缺乏自信,更糟糕的是,他可能由此學到了對待犯錯的人的方式。這會影響他一輩子,對人不寬容,不信任。
第二種做法,緊張的寶貝終于松了一口氣,當然要和媽咪一起收拾潑灑了一地的牛奶,而且下次真的是要小心哦!下次出門前一定要想一想要帶的東西,這樣就不會忘了。
可能寶貝還是有可能第二次犯同樣的錯,但是他知道應該如實告訴家長,而且他會自己想辦法更有效地避免錯誤。更重要的是,他從家長那里學到了對犯錯的人要寬容,要給時間和機會讓別人改正錯誤。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把這個信息傳給了他——“小朋友都會犯錯”,所以,我并不比別人笨,我可以努力少做錯事。
對寶貝寬容,寶貝就學會了對別人寬容。你經常對寶貝說yes,寶貝也會經常對你說yes。你經常對寶貝說“沒關系”,寶貝也會經常對別人說“沒關系”。
對年輕家長的建議
1.當寶貝說,“我可以玩水嗎?”“我可以不吃完這碗飯嗎?”
只要不是什么原則性的問題,我們都可以說“可以,沒關系”,但是記住要給他一點建議,如果你無論大事小事經常都說“不可以”,以后寶貝可能就不會來征求你的意見了。他可能會瞞著你做你禁止他做的事情。
2.如果寶貝想做的是違反原則的事情,你要態度堅決地說“不可以”。
但是,記住要盡可能地向他解釋這為什么是絕對不可以的。比如寶貝堅持要你買昂貴的玩具,你要明確地告訴他,這個玩具太貴,不可以買,因為家長辛苦工作賺的錢,除了買玩具還要買食物、衣服和房子。告訴他,我們可以買我們付得起的比較便宜的玩具。
3.當寶貝做錯了事時,給他改正錯誤的具體建議是最重要的。
當然,讓他明白人人都會犯錯這也很重要,這可以避免寶貝因為自己經常犯錯而對自己失去自信。
4.多聽寶貝的意見,經常對寶貝說“可以”。
比如,寶貝說再看一會兒電視可以嗎?“可以,看完這個節目就該睡覺了”…經常有機會表達自己意見的寶貝,才會有主見,有獨立性。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區內,用鵝卵石鋪就的健身路往往成為健身愛好者特別是老年人的鐘愛。但運動醫學專家卻指出,老年人長時間走這
-
日本流行福壽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個動作,對改善老年人的睡眠會很有幫助。第一節活動脖頸:頭向前傾,直到感覺肌肉有些抽緊,持續10秒鐘。前
-
玉米粒餅的做法_玉米粒餅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玉米粒餅是很常見的,對這樣食物吃的時候,完全是可以放心進行,吃這類食物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不過在
-
清燉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羊排其實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歡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糖衣花生米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裝的和散裝零售的。其實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