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
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與眾不同的,一家一個寶貝,使得這些寶貝們自己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更何況是他們的父母呢?所謂“孩子是自己的好”,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在今天它顯得尤為突出。真是孩子個個都與眾不同的好嗎?非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但普遍的規律是孩子們,當然也包括爸爸媽媽們、爺爺奶奶們,統統都注意到了自己孩子的優點,而忽略了缺點,我當然說的是實質,他們可能表面上發現孩子的缺點,但內心深處還是僅收藏孩子的優點。君不見,父母們聚在一起,開個“贊美會”,在街頭巷尾、單位公園乃司空見慣。
如何讓孩子改掉壞的毛病、習慣,成為真正的好孩子呢?是不是要深挖孩子的缺點,深刻批判,引導教育?相信我們每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嘗試過,擺事實、講道理、可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運氣好的時候孩子也點頭稱是。可就是收效甚微。其實,找出孩子的缺點,幫孩子改正從道理上講似乎無可非議。但別忘了,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大人都這樣,何況幾歲的孩子們呢?平時我們說要“揚長避短”,用在這里倒也合適,“長”是要揚的,而“短”最好避之。哪個孩子愿意大人總揪著自己的小辮子不放呢?孩子喜歡表揚,這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常說的激勵教育也就是基于這樣的前提提出來的。
簡單地談“揚長避短”對孩子的好處并不會太明顯,但如果把孩子們放到一個集體里去,再進行“揚長避短”,效果就大不一樣了。讓每個孩子說他(她)看到的一個別的孩子的一條優點。讓每個孩子找別人的優點,這本身就在培養孩子一個優點,更為可貴的是,這樣簡單的一個方法使孩子們懂得了什么是優點,他們自覺不自覺的在往自己身上添加這些他們從別人身上認識到的優點,人的天生的表現欲也使得孩子們找各種機會、在各種場合顯示自己的各種優點。妙!
實際上,孩子是否成為好孩子并不是個太難的教育問題,只要你慧眼識得一個開關,只需輕輕一旋這個開關,孩子就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了。他們真是要成為好孩子了。老師、父母不必把自己搞得太累,關鍵是有個讓孩子成為好孩子的好方法。這可是個關鍵啊!
有許多準爸爸在陪產過程中,常常不知該如何協助妻子舒緩產痛。其實,每個產程階段,準爸爸只要用對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協助準媽媽舒緩疼痛并給予重要的心理支持。
產程3階段
在學習如何協助準媽媽舒緩產痛前,先來了解一下整個產程3階段,根據準媽媽感受的產痛強度變化,分為:開口期、娩出期與后產期。
產程第1期,開口期——是指準媽媽正在待產的整個過程。
在此階段,陣痛的感覺還算輕松,趁有食欲的時候可以吃些食物來儲存體力。另外,可以調整一下姿勢讓自己覺得舒服,或是利用散步和另一半聊聊天以緩和情緒。
開口期可做的6件事
1、補充水分。準爸爸隨時詢問準媽媽是否需要補充水分,最好在水杯中附上一支吸管,讓準媽媽可以輕松地攝取水分。
2、觀察子宮收縮與胎兒的心跳。觀察床邊的胎音以及陣痛監測器,來了解母體與胎兒的狀況。
3、準備食物以儲存能力。由于此階段準媽媽的陣痛感受尚未達到高峰,準爸爸可以準備三餐,讓準媽媽有足夠的體力面對生產。
4、協助如廁。由于準媽媽在待產的過程中,會因為陣痛使如廁較為困難,準爸爸可以陪同準媽媽如廁,減輕準媽媽的困難。
5、協助更換產墊。在待產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會在媽媽的臀部下方墊上一層產墊,保持被褥的清潔,準爸爸可以在旁隨時觀察產墊的狀況,提醒護理人員前來更換。
6、輕按腰部減痛。準爸爸可以握拳,以手指背面輕壓產婦的背部,可以有效地舒緩疼痛感。
產程第2期,娩出期——是指準媽媽生產的整個過程。
當子宮頸口接近全開時,就要準備進入娩出期的階段。產婦身旁最好有另一半陪產,給予足夠的心理支持,分散產婦的注意力,協助產婦正確用力。
娩出期可做的4件事
1、陪伴產婦的左后方。準爸爸在陪產的過程中,可站在產婦的左側方,給予支持、鼓勵。
2、補充水分。在娩出期的過程中,產婦耗費相當大的體力,準爸爸可以用棉花棒蘸上開水,擦試在產婦的雙唇上,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3、協助用力(握手)。準爸爸可以緊握產婦的手,讓產婦更容易使力。由于產婦看不見胎兒娩出的狀況,準爸爸可以隨時告訴產婦目前的生產狀況。
4、照相或錄影留念。對許多準爸媽而言,生產是件讓人難忘的回憶,準爸爸可拍下或錄下生產的過程,作為日后珍藏的回憶。
產程第3期,后產期——是指將胎盤娩出的時期
產程進入第3階段時,胎兒已順利娩出,胎盤也趁著微弱的陣痛一同娩出。此時的陣痛感變得較為緩和,產婦可稍作休息。
后產期可做的2件事
1、觀察媽媽產后的狀況。產后需到觀察室休養并觀察約30分鐘,以防產后大出血或其他的意外狀況,爸爸可隨時協助觀察媽媽產后的狀況。
2、協助哺喂母乳。醫護人員會讓自然產的媽媽在產后進行照看寶寶的工作,爸爸可以在旁協助媽媽哺喂母乳。
產后住院期間
產后住院期間,是產后婦女生理、心理都較為虛弱的階段,很需要身旁的親友給予協助與鼓勵,這時,爸爸一樣可以繼續提供貼心的協助與幫忙。
1、按摩子宮。為了要增加子宮的收縮使惡露排出,爸爸可以向護理人員學習子宮按摩的技巧。
2、準備會陰沖洗瓶。產后的會陰傷口照護與清潔也是重點之一,爸爸可以在沖洗瓶中裝入溫開水,使產后媽媽方便清潔。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小的矛盾和沖突。對孩子來講,這能促使他們慢慢地了解“自我”與“他人”的關系,知道蠻橫、不講理,任性和霸道,在社會上是行不通的。并從中學會寬容,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
其中“原諒別人”有著獨特的作用。
1、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意識,知道“我”與“他人”的含義。
2、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培養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與合作精神。
3、能幫助孩子學會寬容、忍讓,為別人著想。
4、能促進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目前獨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識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如何教育孩子原諒別人呢?
1、創造機會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長補短,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養成良好的性格。
2、當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糾紛時,家長可適當給予撫慰,并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發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別人的不對之處,明辨是非后,妥善處理。
3、疏導、轉移孩子對矛盾結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檢討自己的過失,寬容伙伴的缺點與失誤行為。
4、告訴孩子對朋友要以誠相待,對其錯誤要幫助改正。要讓孩子知道,原諒他就是給他改正的機會;寬容忍讓有利于增進友誼。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樣,遇到矛盾或沖突時能寬宏大量,不計較得失,能夠高姿態,不怕吃點虧,“能饒人處且饒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與教育,孩子才能在相應的時候做到原諒別人。
6、教給孩子掌握原諒的標準。分清是非,正確處理所發生的問題,哪些應采取原諒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諒。首先要明白原諒、忍讓不等于沒有原則,不是放棄批評與反抗。對小是小非,沒有嚴重后果的個人沖突,無意的損傷等盡可能的不要計較,要加以忍讓與原諒。對影響友誼與集體榮譽,會造成較大損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壞行為等,絕對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諒。但要采取靈活的方式,誠懇的態度去加以批評、制止。切忌粗魯簡單,不注意場合、分寸,或言辭過激、盛氣凌人。這樣不利于糾正錯誤,反會增加極抵抗情緒,起相反的作用。
7、必要時,讓幼兒體驗一下不原諒別人的害處:因為總是與人斤斤計較,毫不容人,小朋友們就會害怕或不喜歡與你做朋友,不會原諒別人,也得不到別人的原諒。養成霸道、蠻橫、自私、無情的壞習慣,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會會吃大虧。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區內,用鵝卵石鋪就的健身路往往成為健身愛好者特別是老年人的鐘愛。但運動醫學專家卻指出,老年人長時間走這
-
日本流行福壽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個動作,對改善老年人的睡眠會很有幫助。第一節活動脖頸:頭向前傾,直到感覺肌肉有些抽緊,持續10秒鐘。前
-
玉米粒餅的做法_玉米粒餅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玉米粒餅是很常見的,對這樣食物吃的時候,完全是可以放心進行,吃這類食物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不過在
-
清燉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羊排其實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歡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糖衣花生米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裝的和散裝零售的。其實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