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癌變的機率有多大?
大多數子宮肌瘤患者并沒有癥狀,有些人得等到發現下腹部有腫塊,或當肌瘤在子宮體前壁長得較大,壓迫膀胱,出現尿頻、尿急癥狀時,才會發現病情。即使這樣,也不必緊張。
BAIDU_CLB_singleFillSlot('72283');
更多推薦:滴蟲性陰道炎要怎么治療呢?
網友問:我媽媽前不久在防癌普查中發現有子宮肌瘤,聽說這種病癌變的幾率很大,是這樣嗎?請問子宮肌瘤需切除嗎?醫生:近年來,在已婚育齡的婦女中,平均每四五人就有一名是子宮肌瘤患者。而最令患者擔憂的是,她們認為子宮肌瘤就是“癌瘤”,弄不好會要命。但事實上,子宮肌瘤是女性盆腔中最多見的一種良性腫瘤,惡變率很低,僅有0.3%─1.39%。大多數子宮肌瘤患者并沒有癥狀,有些人得等到發現下腹部有腫塊,或當肌瘤在子宮體前壁長得較大,壓迫膀胱,出現尿頻、尿急癥狀時,才會發現病情。即使這樣,也不必緊張。對無癥狀,瘤體不大的,病人可每3─6個月復查一次;若年齡在40歲以上,出血不多,做診刮后無惡性病變者,也可每3─6個月復查一次,并注意適當休息,配合藥物治療;如果肌瘤無明顯變化,無出血或出血不嚴重,絕經后還會逐步萎縮。當然,也有些子宮肌瘤會發生癌變,但一般有征兆,如瘤體會突然長得很快。因此,如果肌瘤多發,癥狀明顯,且已生育,建議做全子宮切除術,以防萬一。
一些基層醫院至今仍然把切除子宮作為治療子宮肌瘤的惟一手段,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給夫妻感情的穩固留下隱患。
BAIDU_CLB_singleFillSlot('72283');
子宮肌瘤高發使越來越多的患者失去了子宮,從而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家庭危機。為此,有關專家呼吁:醫生要刀下“留情”。據了解,現在子宮肌瘤在育齡婦女中的發病率高達35%。過去對這種病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只好切除子宮。雖然切除子宮并不影響夫妻性生活,但不少患者在切除子宮后還是出現了感情危機,有的丈夫認為妻子沒子宮是個不完整的女人,從心理上嫌棄妻子;一些切除子宮的婦女也覺得低人一等。有調查表明,無論在國內國外,切除子宮婦女的離婚率比健康者要高得多。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也多了起來,切除子宮已不是子宮肌瘤患者的唯一選擇。據專家介紹,目前子宮肌瘤治療主要有兩種療法,一是把供應子宮肌瘤營養的血管栓塞,使瘤體萎縮壞死;二是中藥治療。然而一些基層醫院至今仍然把切除子宮作為治療子宮肌瘤的惟一手段,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給夫妻感情的穩固留下隱患。
子宮內膜癌其實是個富裕病,吃得好、動得少的肥胖女性,尤其是絕經后發胖的女性很容易患病,因此防子宮內膜癌先要把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BAIDU_CLB_singleFillSlot('72283');
1、體重超重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癌幾率高近年來有大量研究發現,如果超重9~23公斤的婦女,患子宮內膜癌幾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3倍;超重在23公斤以上,患癌幾率高達10倍,可以說子宮內膜癌發病的危險性隨體重增加而增高。究其原因,肥胖女性子宮內膜癌發生機會增加,可能與血液中雌激素持續處于較高水平有關,因為脂肪過多會增加雌激素儲存,而存在脂肪細胞內的雌激素可不斷釋放進入血流,并且持續作用于子宮內膜。特別是絕經后肥胖的女性,長期處于體內高雌激素水平,更糟糕的是絕經后不再有孕激素分泌,因此子宮內膜會受到無孕激素拮抗的高水平雌酮持續影響,很容易刺激內膜由增生到癌變。2、預防子宮內膜癌的方案降低子宮內膜癌發病,減肥很重要,建議制訂一個循序漸進的減肥計劃,最理想的方案是要控制脂肪攝入,比如多吃不飽和脂肪飲食和水果蔬菜可降低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危險。同時,吃飯不偏食,只吃七分飽以及每天鍛煉超過30分鐘以上等,也可有效防癌。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區內,用鵝卵石鋪就的健身路往往成為健身愛好者特別是老年人的鐘愛。但運動醫學專家卻指出,老年人長時間走這
-
日本流行福壽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個動作,對改善老年人的睡眠會很有幫助。第一節活動脖頸:頭向前傾,直到感覺肌肉有些抽緊,持續10秒鐘。前
-
玉米粒餅的做法_玉米粒餅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玉米粒餅是很常見的,對這樣食物吃的時候,完全是可以放心進行,吃這類食物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不過在
-
清燉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羊排其實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歡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糖衣花生米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裝的和散裝零售的。其實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