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癡呆的表現
麻痹性癡呆的表現:
據調查本病的病理變化,同時具有炎性和退行性改變的特征、病變損害的范圍,以及進行性病程,其臨床表現是復雜而多樣的。輕癥者呈神經癥樣癥狀,而基本上為癡呆和人格變化。與躁狂狀態相類似,有夸大并持有妄想,但有癡呆者易有欣快,也有呈抑郁狀態者,或表現有妄想與幻覺,若不予治療,病迅速發展,發生癡呆和人格崩潰,最后因身體衰弱而死亡。
一般起病隱襲,初期常表現類神經衰弱而不易被發現,可出現工作能力下降,思維較前遲鈍,機敏性和羞恥感減退或喪失等,癥狀充分發展后,可出現明顯的人格和智能障礙,表現行為不檢點,計算、理解、判斷及記憶力明顯減退;約一半患者出現各種妄想,以夸大妄想最多見,也可有被害、疑病、罪惡等妄想,妄想具有明顯的癡呆特征,即充滿矛盾、愚蠢和荒謬,約15%患者出現幻覺,以幻聽,幻視為主;情感反應平淡,也可有抑郁或興奮躁動或情感脆弱、欣快或帶有強制性。
麻痹性癡呆的表現隨著病情的發展,妄想變得支離破碎,情感日趨衰退,晚期則以嚴重的癡呆告終。一般將精神癥狀劃分為四個階段:
一、早期階段:神經衰弱,近記憶力減退,脾氣改變。
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本病常隱性起病,發展緩慢,往往不易察覺,如頭痛、頭暈、睡眠障礙、易興奮、易激惹或發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易疲勞。此期又稱為麻痹前類神經衰弱期,通常持續數周至數月。
智能方面的改變:工作、學習能力的逐漸下降,思維活動遲緩,思考問題非常費力,言語零亂,理解,分析和判斷能力也都下降且伴記憶力的減退,尤以近記憶力減退更為明顯。
輕度情感障礙:表現苦悶、不滿或低沉、抑郁。本能活動和人格方面亦見改變,如低級意向有所增強,有時表現對異性不禮貌的行為。個性方面,病人的脾氣和興趣與過去不同,但一般尚不明顯。
二、發展階段:個性及智能的改變明顯,精神障礙日益明顯
個性改變明顯:表現對業務疏忽,敷衍搪塞,情緒暴躁。缺乏責任感,又無信用,行為方面,一反過去常態,表現輕率,道德倫理觀念消失,放蕩不羈,酗酒戲謔,舉止粗魯,甚至不顧羞恥。有的變為極端自私,對人非常吝嗇,或揮霍無度,只圖個人享
受,對親人疾苦漠不關心,病人的生活方式,行為舉止及興趣習慣,與過去截然不同,也與病人的身份不相稱,甚至做出一些偷竊或違反社會道德和倫理的行動,但有明顯的愚蠢性。病人對個人衛生也漫不經心,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與過去判若兩人。
比較嚴重的智能障礙:越來越重,記憶力顯著減退,從近記憶力逐漸到遠記憶力。對最簡單的計算都不能。此外在抽象、概括、理解、推理及判斷能力明顯受損。由于理解判斷明顯障礙,可以出現各種妄想性體驗,如夸大,被害、疑病、罪惡等妄想,在性
功能衰退的背景上也可以出現嫉妒妄想。這些妄想都具有癡呆特征,不僅荒謬無稽,而且充滿愚蠢和矛盾。以夸大妄想最為多見,如自稱舉世無雙的億萬富豪,卻樂于拾取別人扔下的煙頭。隨著癡呆進展,妄想內容逐漸變得支離破碎,最終蕩然消失。
重度情感障礙:對外界事物反應淡漠,對任何悲喜事都若無其事,無動于衷。對至親好友生離死別均毫不在乎,泰然處之。有時無故出現抑郁,或情緒控制能力減弱,而易于哭笑,常因微不足道小事而勃然大怒。
三、晚期階段:嚴重的癡呆癥狀
此時癡呆日趨加重,即使很簡單的問題也不能理解,言語零星片斷,含糊不清,不知所云。對家人不能辨認,情感淡漠,而本能活動則相對亢進。甚至出現意向倒錯。
軀體表現:經系統癥狀和體征,多發生于中、晚期,病理變化不僅侵犯大腦實質和腦膜,而且還包括腦神經及脊髓等。軀體方面也受到一些直接或間接的侵害。
四、麻痹性癡呆的表現其他較為少見類型:
偏執型:本型以被害妄想常見,可伴有幻視。情感多淡漠,但在被害妄想影響下也有相應的恐懼表現。
抑郁型:本型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抑郁狀態相類似。其表現是:抑郁寡歡,沮喪悲痛,常有自責自罪的觀念。有時可產生疑病及虛無妄想,其內容則極為怪誕和荒謬。
少年型:極為少見,兒童、少年期發病。病人的感染系由其母在懷孕5個月后經胎盤而傳遞來的,因而一般是在先天性梅毒的基礎上發病,是精神發育遲滯的原因之一。
據統計約為先天性梅毒的1%以下。病人發病多在5~20歲之間,如發病在6~12歲則稱為兒童型。臨床表現主要決定于腦部病變的嚴重程度,約1/3的病人軀體發育遲緩,40%表現為智能發育不全。這些病人發病隱襲,逐漸進展,并日趨嚴重。此外,病人表現
煩躁不安,神志迷惘,常做些無意義的動作,有時可出現癲癇發作。視神經萎縮頗為多見。
軀體消瘦,常因衰竭而死亡。本型預后嚴重。
以上內容是麻痹性癡呆的表現相關信息希望患者能夠了解,積極的采取方法治療,如果還有什么問題,您可以咨詢在線的醫生,他們會為您提供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