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焦慮很常見 有張"考卷"叫心理
考前焦慮很常見!有張“考卷”叫心理。心理學研究表明,焦慮程度與解決問題的效率之間的關系呈“倒U曲線”,也就是說,焦慮程度過高和過低,對于孩子學習的效率都是無益的,而只有適度的焦慮,才有利于他們真正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
讀者藺威:
您好!我是一位高三學生的家長,不瞞您說,進入5月以來我幾乎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整天想的都是女兒高考的事。白天忙著為女兒準備營養餐,晚上督促女兒復習功課,常常失眠。丈夫也是憂心忡忡,食欲下降。原本聽話的女兒也出現厭學情緒,學習時精神無法集中,脾氣變得暴躁。一家三口不是相對無語,就是“炮火連天”。我們既希望趕快考完,又對那一天的到來感到有些恐懼,總覺得沒有準備好。除此以外的所有事情對我們來說都無所謂了。你說我們這是咋的了?我們該怎么辦呢?
心理咨詢師的回答:
你好!感謝你的信任。你全家人的這種心理狀態在考生及其家長中具有一定普遍性。有調查表明,面對高考,六成考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癥狀,而高達七成的家長也或多或少會出現了考前焦慮癥狀。
心理學研究表明,焦慮程度與解決問題的效率之間的關系呈“倒U曲線”,也就是說,焦慮程度過高和過低,對于孩子學習的效率都是無益的,而只有適度的焦慮,才有利于他們真正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
對于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而言,發生高考焦慮一般源于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對考試成績的預期沒有把握。考生很清楚,這個成績受到包括家庭、學校、同學等很多人的關注。考生會認為,成績不理想將會受到這些關注者的鄙視、埋怨甚至責罵。
二是考生把外部的壓力施加給自己。這些壓力多來源于父母、長輩、老師等的期望,他們往往認為考生不了解自己目前的處境和高考對其人生的意義,進而循循善誘、諄諄教導,雖說目的是為了讓考生能重視考試,但殊不知這無形中卻可能會帶給考生巨大的壓力。
三是親朋好友們善意的過高期望值。有些人認為多表揚會給考生帶來自信,比如“你一定能考進某名牌大學”等等。事實上,脫離現實的夸獎在考生聽來可能會成為一種更為巨大的壓力。
好文推薦: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