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年的社交恐懼癥
社交恐懼癥的病患者往往因恐懼而產生焦慮癥狀﹐其中以臉紅﹑冒汗和發抖最使他們不安,因為這些病征是外在的征象,很容易被外人察覺,而他們最擔心的便是別人的嘲笑和對他們作負面評估。
我們把青少年社交恐懼癥分為普遍型和非普遍型兩種。普遍型社交恐懼癥的患者對大部份的社交場合都會產生這種恐懼感﹐而患非普遍社交恐懼癥的人士則只是對某個或某些場合才會產生恐懼感。
診斷標準:
1:對社交接觸或表演的情況有明顯而持續的畏懼,這些情況通常是指遇到陌生的人或是被人審視批評。這個孩子在這種情況中特別害怕地的一舉一動會給自己丟面子或造成極大的難堪,尤其是顯出焦慮的心態,會被人瞧不起。
2: 孩子暴露在他所畏懼的社交情況時,幾乎都會引起焦慮的情緒,這種焦慮類似由外界情況引起的恐慌發作。孩子的焦慮情緒表現出來的行為可能是哭鬧、喊叫、麻木而不知所措,或從社交情況中退縮。
3:較大的孩子可能會察覺到自己的畏懼太過份而且沒有事實的根據;剛進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沒有這種認識。
4孩子往往會設法避免這種社交接觸或表演的情況:如果逃脫不成,他會遭受重大的壓力和焦慮。
5:孩子躲避的行為,對社交情況的焦慮,或是在社交接觸與表演情況中所引發的身心壓力,會嚴重地千擾孩子的正常生活、學校的課業和其它學習活動、社會活動和關系,或是對社交恐懼癥本身感到極大的困擾。
6:孩子在十八歲以下,而且癥狀的出現已持續六個月以上。
7:這種恐懼情緒和逃避行為并非藥物或毒品等所引起的心理反應,也不是其它情緒問題如恐慌發作、分離焦慮、智能缺陷或精神異常。
認知治療
幫助青少年找出及改變負面的思想,并嘗試新的行為。青少年往往有自己的一套信念,比如說:對自己相貌的判斷和對社會反應的判斷出現了認知錯誤,或者對希望能給別人良好的印象,自我要求高,總是擔心做不好,對失敗的經驗常耿耿于懷,總是忽略成功的經驗,而完全沒想過這些信念是歪曲的。青少年在治療的過程里面﹐需要和心理專家一起合作﹐既要持有信心、也要有耐性和恒心。
行為治療
改變其對引發焦慮的環境的反應,重要的元素是暴露,讓他們對抗其恐懼。
感受治療
感受治療包括面對和不再逃避恐懼。當青少年面對懼怕的事物時,治療師會教導患者忍受極端憂慮。大約三十分鐘后,憂慮自會減少。沒有常理要恐懼時,身體不能維持高度的緊張狀態。透過感受治療,患者會逐漸明白到面對懼怕的事物不等于大禍臨頭,這樣,他們就能學會克服恐懼。治療師會在療程中逐漸增加患者接觸恐懼事物的程度。
輔助性心理治療
有些青少年喜歡與人傾談他們怎樣為了克服恐懼癥而改變生活方式,或談論他們用了什么辦法來避開恐懼事物,他們認為這些討論有一定幫助。討論恐懼癥的影響,可能足以令患者愿意作出改變,而親友的支持亦可能有幫助,但是很多人仍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來治療恐懼癥。
增加正向、自我鼓勵的內在對話
對于那些在眾人面前容易臉紅,多做一些事前演練,以面對公開演說的恐懼。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