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校家長該做點什么?
我們都明白,每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我們也明白,每個孩子走向世界的方式、途徑是不一樣的。當孩子進入小學時,家長的期望高高,期待切切。這完全可從“可憐天下父母心”上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
家長都想孩子“一鳴驚人”。然而,對今年進入小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家長的責任很重,這一方面來自于自我加壓和社會競爭的雙重因素,另方面也來自于價值觀念和培育的雙重困惑。
正確的觀念和做法是什么?我想,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要轉變,要從片面追求學業分數向關注全面成長轉向,小學新生開始了學校啟蒙教育的第一步,家長要幫助孩子起好步,這不是一般的多識幾個字、多算幾道題就能解決的,而是要從心理、精神、習慣等方面加大引導的力度,更從情感、態度、人生等方面加強指導的強度。一句話,讓孩子邁出的人生重要一步堅實有力。
1.家長如何指導孩子有規律地生活?
答:作息有規律也是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
一是逐步幫助孩子確立時間觀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廁所、做作業等)之前,要讓他作好充分準備,明確需要完成的時間。一旦開始,就不允許以各種借口來拖延時間(如,來回走動)。另外,可為孩子準備一個定時的小鬧鐘,規定好時間限制,讓孩子自我監督,自己控制時間。
二是安排孩子相對穩定的作息時間。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時間表去做相應的事。
三是作息有序與靈活調整相結合。孩子升入小學后,在作息時間上,會有許多意外的變化,為了增強孩子的適應性,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兩次打破常規時間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觀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賽等。如果過分刻板地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孩子的適應性反而會大大降低。
2.入學前,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答: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學準備的必要內容。入學前,孩子需要哪些生活自理能力呢?
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
2、用好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
3、能正確處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
4、能幫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5、比較合理地計劃并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活動內容。要讓孩子具有以上這些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們可做些嘗試。
3.入學前,家長為孩子準備學習用品要注意什么?
答:入學前,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準備如下學習用品。1、基本學習用品:書包、墊板、鉛筆盒、木制鉛筆、塑料長尺、4B橡皮、文件袋(用于放練習卷或練習本)。2、特殊學習用品:卷筆刀、剪刀、固體膠、記號筆(粗、細各一支)、油畫棒一盒、水彩筆一盒(顏色無需太多,體積不宜過大)。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