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的厭學情緒
校園生活的開始,預示著孩子的長大,學習愈加成為家長關注的問題。而隨著學習難度的一點點增加,許多學生都出現(xiàn)了厭學的想法和傾向。厭學是學生對于學習所采取的消極行為反應模式。具體表現(xiàn)在學習目的不明確、逃避讀書、不愿寫作業(yè)、恨書、恨老師、逃課曠課等等。
也是我們心理學家常說“千苦萬苦學習苦”
對于厭學的原因很復雜,既有來自家庭因素、社會的因素,也有孩子自身因素。而學校環(huán)境、科目的設置對學生學習的發(fā)展也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老師和家長對于孩子的教導模式,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思想定式,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當他們在面對不成功的時候,如果周圍的聲音是加以表揚和鼓勵的,將會成為他們再次嘗試的動力。因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外在驅動力的,諸如表揚,激勵和認同。尤其對于小孩子的成長,特別需要家長、老師的認同和鼓勵。當他們獲得了一定的成功體驗時,會自然的運用到下一步的學習中,而有勇氣嘗試更加困難的問題。相反,如果在他們失敗后,或者說經(jīng)歷困難時,得到的是老師家長的責難和訓斥,以及一些暗示性的話語,諸如:“為什么別人可以你不行?”“人家都會,你怎么就不會?”等等這些帶有質詢的話時,時間一長,小孩子的心理就會生成“我什么都不行,我什么都不會”的想法,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還會由此產(chǎn)生自卑,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所以,對于我們的學校和家長,首先應該糾正以往的以批評和責備的教育方式,而采取“三分鼓勵,二分表揚,一分批評”的教育方式,在興趣和態(tài)度上多鼓勵孩子,適時給予指導,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幫助他們樹立面對困難的信心和耐力,而有更大的勇氣和努力去解決問題,體驗到更多的成功。
反之,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因為孩子不能對老師和家長的管教言聽計從,在家長多次的管教下不加改變,尤其在孩子青春期心理發(fā)育的過程中,體現(xiàn)自我,一味的以自己的方式去做事。而最終導致家長對孩子的聽之任之。這些都影響了孩子對于正確學習態(tài)度的改正。所以,當家長面對此類問題的時候,應及時采取有效的,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停止強硬的、乃至粗暴的打、罵等懲罰方式,避免孩子的逆反和回避、退縮行為的產(chǎn)生。應采取相對緩和的方法,在尊重、平等、誠信的基礎上進行交流,談話,或者進行相對專業(yè)的咨詢?nèi)缧睦碜稍兊确绞健亩淖兒⒆拥恼J知,讓他們正確看待所面臨的問題,找到癥結的所在,進而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和想法。千萬不要過多的斥責孩子,以免孩子“習得無助”心理的產(chǎn)生,否則,一旦此類心理形成,這樣的問題不但不容易解決,往往還會累及孩子其它方面素質的發(fā)展。
從很多方面來講,我們的學校教育還存在著不少問題。諸如課時的安排,課程的設置,成人在教育的過程中缺乏耐心,評價孩子往往以學習成績?yōu)橹饕饬繕藴实鹊取_@些都會成為孩子造成無形心理上的壓力。當他們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不及時的指導和幫助都會讓學生形成“我不行”的消極心理定式。所以,家長和老師應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去表達和描述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和感受,不要過多的將自己的觀念和標準強加給孩子,適時地給出輔導和幫助,提出中肯、客觀的評價和意見,以減弱孩子的反感情緒,讓他們正確面對困難,接受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以激發(fā)他們的內(nèi)在學習動力和自信心的提升,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興趣,降低厭學情緒,在自信中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nèi)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xiàn)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xiàn),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xiàn)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xiàn)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xiàn),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yǎng)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zhí)于快樂還是偏執(zhí)于成就,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