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理暗示”塑造好孩子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益的人,但達到這個目的不能僅靠愿望。
那靠什么?靠方法,有“最會變臉的作家”之譽的柯云路此番變身心理教育專家,向家長介紹了改變孩子的八大方法。其中,柯云路通過很多來自生活的對話和實例,講述了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暗示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使用的過程中成為很多人手里的雙刃劍。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人被關在冷庫里出不來,第二天發現被凍死了。
可實際上,這個冷庫在他進入的那個晚上并沒有開冷氣,是個常溫的地方。但是他認為這是冷庫,是超低溫,出不去肯定要凍死。這個觀念的自我暗示真的就把他“凍死”了。
可見,消極的自我暗示有時會致命。
可是,在生活中,經常有家長這樣描述自己的孩子:我這孩子膽小、認生。家長其實是想讓孩子改掉膽小、認生的“毛病”,正是家長的暗示,仿佛像警鐘一樣每天敲響在孩子的腦海里,反而助長和鞏固了孩子的膽小。孩子在這種暗示下,年齡增長了,膽小、認生的毛病卻不見改正。
與消極暗示相反,鼓勵性的心理暗示可以塑造一個人良好的個性,甚至改變人生。
一個孩子本來很羞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小區里大聲叫了一位奶奶。這位奶奶是退休教師,非常喜歡孩子。從那以后,她經常故意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寶寶特別大方,喜歡叫人。孩子的母親也跟著這樣夸孩子。不到一個月,原本羞怯的孩子徹底變了樣,在小區里玩耍時遇到熟悉的人,老遠就叫人家。
可見,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引導孩子進入大人預期的良好形象中。
有些家長說,我也經常鼓勵孩子啊,說你真棒,你能行之類的,可是孩子聽了不痛不癢的好像沒什么感覺。這主要是因為家長的鼓勵太模糊,聽起來像外交辭令,不能觸動孩子。
讓心理暗示有作用,表揚的內容要具體。
比如在“你真棒”后面,加上一句“會幫媽媽干活了”,在“你能行”后面,接著強調“上次你加了把勁努力,成績就提高了”。當孩子知道自己好在什么地方,他才會在那個方面繼續進步。
給予積極心理暗示,給出的語言要肯定,不要從否定的角度說。所謂肯定,就是說孩子聰明。如果說孩子不傻,這叫從否定的角度說。
給予積極心理暗示,還要從正面切入。比如說“你是好孩子”,這是正面切入。如果說“你不是壞孩子”,這叫從負面切入。
正面、肯定的語言表達簡練,意思明確,能形成對孩子直接、完整的心理暗示。繞個彎從否定、負面的角度說,會傳遞出一種疑慮的信息,讓聽的人感覺自己不是很被肯定,效果也大打折扣了。
即使孩子有缺點,也要這樣暗示:本質上是好的,缺點只是暫時現象。比如孩子這兩天表現粗暴,搶小朋友的東西。遇到這種情況,要批評,但家長也可以這樣說:大寶平常特別關心別的小朋友,這兩天有點走樣了。當把孩子的問題說成是暫時現象,這樣做幾次后就會發現,孩子變了,變得關心別人了。孩子一旦表現出關心別人,家長就要用肯定的語氣說:看,大寶實際上是關心別人的。一個孩子關心別人的品格就這樣形成了。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