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需注意優秀生的心理問題
在不少老師和家長眼里,優秀生乖巧、聽話、成績好、有上進心、能力強,是獲得榮譽的“專業戶”。他們優異的成績、刻苦學習的態度,往往給身邊的成人一種錯覺,以為他們心理也如成績一樣穩定。實際上,來自學校、家庭包括自我的高要求、高期望,使優秀生們面對的競爭更殘酷,感受的壓力也更大。而那些惹眼的光環恰恰掩蓋了某些“優秀生”心理方面的缺陷和問題,甚至導致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的發生。因此,優秀生的心理,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李飛是北京一所重點高中高三學生,喜歡建筑設計,想考清華大學建筑設計專業。前一陣“一模”李飛考了659分,而去年清華建筑設計專業錄取線在680分左右。“一模”后李飛還非常有信心,可“二模”后他幾乎崩潰了——成績是644分。“五一”以后,李飛明顯焦慮起來,在家里經常摔東西,還說不想參加今年的高考(微博)(微博)了,要復課一年。
聶欣曾是班里的宣傳委員,校園里大大小小的活動她都是積極分子,學習成績在班上和年級也一路領先。然而,在上學期班委競選中,她未能如愿當上班長,學習成績很快從以往的第一名掉到了第二十名。從此,她變得沉默寡言,也很少再主動提出搞什么活動。后經醫生診斷,她患了憂郁癥。
雙重壓力
像李飛、聶欣這種情況,在優秀生中為數不少。近幾年,厭學、離家出走、自殘輕生等青少年心理問題頻發,其中優秀生占了很大的比例,高中生、特別是高考生則更為明顯。
對部分優秀生來說,高考不是過“獨木橋”而是“走鋼絲”,他們的目標是“萬無一失,確保名校、名專業”。偶爾一次失誤,會在他們的內心留下濃重的陰影。帶著“想贏怕輸”的心理參加考試,很可能出現異常結果。而幾次失誤之后,他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偶爾”歸結為“必然”,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動搖自己的目標。漸漸地就成了“帶著腳鐐走鋼絲”,沉重而僵化的步履,令他們產生跌入深淵的恐懼。
優秀生大多自尊心非常強,喜歡嚴格要求自己,追求較高的目標。對分數分分計較,對排名名名必爭;此外,對任何事的要求都趨于完美,比如非常關注自己的形象和別人的評價,總想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他們是家庭與學校的寵兒,長期處于掌聲和贊揚聲中,習慣于考出好成績,聽贊美之聲、享受各種好機會,因此,稍有不如意便感覺在他人面前抬不起頭,惴惴不安、無法接受、埋怨別人甚至選擇逃避,最終造成應試能力下降和人際交往障礙等。
內心脆弱是“優秀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最普遍的問題。優秀生不僅背負著家庭、甚至是親朋好友的殷切期望,還承受著來自學校的壓力——在學校需要分數和升學率作保障的今天,老師往往會把這種壓力轉嫁給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當優秀生超負荷地背起這些沉重的包袱時,產生焦慮便是在所難免了的事情了。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沃建中教授主持和參與的國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課題,圍繞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做了一系列調查研究。從這些每五年一次的全國范圍內的調查來看,青少年心理問題有增無減,問題嚴重的在4.2%左右,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的為20%左右;而另一個結果是,重點中學學生的心理問題比普通學校還有多,主要體現在焦慮、承受不了壓力、抑郁、強迫、孤獨、人際交往障礙和自我否定等方面。
與遺傳有關
有的孩子,別人罵他幾句,雖然當時他會生氣,但似乎一會兒就會把不愉快扔到腦后了,這就是俗話說的性格比較“皮實”的孩子;而另一類孩子,不要說罵他,說一句批評的話他都受不了,這就是人們常常說的性格“嬌氣”的孩子。
沃建中教授認為,孩子的性格跟遺傳有關系。人分三種氣質類型,一是活潑型的,他們很愉快,適應環境能力很強,情緒狀態很好,生活很有規律,這類人在人群中占有大概20%的比例。二是困難型的,他們脾氣暴躁,情緒不好,生活沒規律,如果這種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很好地調教過來,就會出現攻擊性的心理行為。三是遲緩型的,孩子出生以后非常膽小,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差,如果家長和老師沒有好好引導,他們遇事就會出現向內的一種傾向,最終引發抑郁癥、強迫癥、精神分裂等。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不能排除先天因素。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