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大學生,你們其實不普通
現在社會上把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提得很高,不就說明你們不普通嗎?否則為什么社會不去關心那些中學畢業,技校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的困難呢?至少社會沒有把他們的問題與你們的問題相提并論吧?
這里隱含的,就是你們不普通。
在顯意識上,也許大家覺得自己是普通人。可是潛意識中,人們基本都在追求不普通的感覺。
我們為什么會羨慕那些“成功人士”?我們為什么愿意被別人稱為“精英”?都是想讓自己與普通人不一樣,讓自己變得不那么“普通”。
盡管大家現在為找工作發愁,現在覺得很普通,那是因為清華集中了一批最能干的人,結果大家都覺得自己灰頭土臉的。我們那時候也是這樣。但是出了清華感覺就不一樣了。很快你們會覺得自己不普通。走上社會之后,稍稍有點成績,或者有點大的成績,別人就會吹捧你,你是精英啊,你了不起,你是“白骨精”。你的腰板就直了,腦袋就沖到天上去了。
等到大家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權利,開上了奔馳寶馬,住上了別墅,瀟灑地與各路“精英”同場競技打高爾夫球的時候,大家就更會覺得自己不普通了。甚至可能自我膨脹到會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去脅迫他人,去與客觀規律對抗。這種情況在社會生活中是很常見的。
當然也許到那個時候大家還是認為自己很“普通”。可是那個時候大家心中的“普通”,與我現在講的恐怕已經不是一回事情了。
你們在座的都是所謂“80”后的。我們60年代的人總是看不上你們,是吧?好像是去年還在報紙上連篇累牘地打嘴架。其實就是因為大家都沒把自己當普通人看。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用出生年代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證明自己的不“普通”。
60年代的人們指責你們沒有理想,不負責任,看你們就不順眼,對吧?我一個同事就曾經找我抱怨說:“謝總,你不知道現在這幫孩子,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可難帶了。”因為我的本職工作已經不面對這層員工了,所以我確實也不太了解具體情況。
不過當時我就說:“你閉嘴。你憑什么這么說啊?這些80后的孩子難道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嗎?他們不是這個社會熏陶出來的嗎?誰把這個社會搞成這個樣子的?還不是我們這些人嗎?也包括那些50年代甚至是更早的人干的。如果這些孩子真的像你說的那樣不爭氣,首先該罵的也不是他們呀。”我的同事聽了,覺得我說的確實有道理。
前幾年“超女”搞得挺熱鬧,但是招致很多人反感,矛頭直指你們這代人。因為在臺上又蹦又跳的都是你們的同齡人。可是背后是誰策劃的呢?是60年代的人策劃的,我聽說還有咱們清華的校友。
所以我覺得5、60年代的人沒有任何資格來蔑視你們。那無非是為了顯示他們的“高貴”而已。
那反過來,你們也別覺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覺得你們是這個信息時代長大的人,好多你們懂的事情,我們根本不懂;覺得自己比前輩有主見,有個性。其實每一代人在這個年齡的時候都有這種良好的自我感覺。可是如果我們去認真看看,每一代人中,別說年輕的時候,即使到了成年,乃至是老年階段,真正在大事上有主見的都是極少數。大多數所謂有“主見”的人,不過是在雞毛蒜皮的事情上標新立異,或者是趕著潮流甚至是在拾人牙慧,還以為自己是多么的特立獨行呢。
你們這代人干的那些花花事,只要有條件的我們全干過。比如前些年吵吵得很厲害的中學生談戀愛問題,其實我們那時候就有。只不過家長不知道而已。
不止我們那時候,比我們更早就有了。我的一個男同事應該是40年代生的,也是咱們清華的校友,文革前本科畢業。前些年,他兒子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他兒子很得意地對他說:“爸,我這輩子會樣樣都比你強的。”結果他告訴他兒子:“兒子,有一樣你已經沒戲了。你到現在戀愛都沒談過,可是我在中學就有女朋友了。”孩子一聽就去問***是真是假。***說那時候我還不認識你爸呢,無法證實。
那個年代的早戀,當然比現在收斂許多。那是因為那個時候大人們的舉止也比較嚴謹,我們自然不敢太放肆。反過來,今天你們的開放,難道很大程度上不是來自長輩們的“率先垂范”嗎?從社會的層面來看,年輕一代的放縱,常常源于成年人的墮落。這是大的因果關系。
在這場兩代人之間的互相指責中,雙方都作了一個錯誤的基本假設,那就是人性在2、30年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就有點太自以為是了。
人性別說在幾十年中,就是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中,也沒有本質的變化。否則我們現在何必還去讀《論語》?《三國演義》中的忠義奸詐與《紅樓夢》中的悲歡離合何以還能打動我們的心?西方的“文藝復興”何以被稱為是“回歸古希臘傳統”?在當年的紅衛兵運動和這些年不斷的出國潮之間,我們難道看不出有著同樣的人性盲從的影子嗎?變化的是比較表層的內容,是我們的穿戴,我們的出行方式等等。不變的,是人性中的高尚與無恥,坦蕩與狹隘,公德與私欲等本質內容。60年代的人中有舍己為人的,也有腐化墮落的;你們這代人中,同樣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當然也有醉生夢死的。未來更年輕的一代代的人依然會是這樣。因此,我不贊成厚今薄古,亦反對厚古薄今。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