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殺心理怎樣預防
先說說內因。無論外部的條件有多么惡劣,也無論少年自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凡是采取自殺行為的少年,他們的心理絕大多數是不健康的。歸納起來,引起少年自殺的內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軀體的折磨。在自殺的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身體有殘疾,或得了重病乃至不治之癥,因而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覺得前途暗淡,看不到光明,不如一死了之。
第二,自身性格上的弱點。青春期的少年容易走極端,看問題絕對化,一旦遇到點兒挫折打擊,便覺得承受不了。有的少年性格過分內向,甚至有些憂郁。有這種性格的人多愛鉆牛角尖、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便心灰意冷,意志消沉。這些性格上的弱點都有可能成為少年自殺的內在因素。
第三,有嚴重精神病。醫學上認為,大約有72%的自殺者在自殺前情緒惡劣或有非理性狂亂沖動,36%的自殺者是精神病患者。
第四,有不良行為或犯罪行為。吸煙、酗酒、賭博、吸毒等不良行為都有可能使少年心理不健康,最終引發自殺。
除上述內在原因之外,還有紛繁復雜的外因,可造成自殺的悲劇。導致自殺的外部原因難以盡述,現簡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1.人際關系僵化。可以說,人際關系矛盾是引起少年輕生的主要外部原因。如果一個人的人際關系比較和諧,與周圍的人能融洽相處,他(她)就比較容易找到傾訴的對象,內心的種種不快、壓抑都會得到緩解,一般情形下是不會自尋短見的。
2.得不到家庭溫暖。父母不和、吵架離婚,或是偏愛某一個孩子,都易使少年產生自卑、憤恨心理。如果這時候再遇到挫折打擊,無疑等于雪上加霜,最后產生厭世心理。
3.意外的挫折和打擊。失戀,考試失敗、受壞人恫嚇,丟失了重要財物、親人突然去世等突然打擊,都有可能使感情脆弱的少年心灰意冷,悲觀絕望。
4.環境的變動。一些調查資料表明,許多少年由于環境改變后不能適應而自殺。除了小環境的變化,社會大環境的改變也有可能引起少年自殺行為。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環境對人的影響如此之大,至今還不很清楚。
由上所述,采取自殺行為的少年多存在這樣幾種心理:解脫心理——以為死可以擺脫一切煩惱和壓力;要脅心理——想用自殺來發泄不滿,補償失去的自尊心或嚇唬別人,從而得到別人的重視和注意;抗議心理——想以死來與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抗爭。在上述自殺心理中,前兩種心理是少年自殺中較常見的。
明白了自殺的危害、自殺的內因和外因、自殺的常見心理,那么我想,您該知道怎樣去做了。具體做法可參照“出走”一節所提供的方法。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