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怎樣對待孩子睡前恐懼心理
有些孩子在晚上睡覺前,常產生恐俱心理,要求家長陪他一起睡,更不讓關掉電燈。有時晚上刮風,樹葉發響聲,或遇上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恐懼心理就更明顯,總害怕魔鬼、妖怪來臨。家長應怎樣對待孩子的這種恐懼心理呢?
正常兒童對一些事物和特殊情況,如對黑暗、動物、昆蟲、死亡、登高、尖銳物體等產生恐懼,是兒童成長發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種體驗,它的內容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變化。如出生6個月以內對于任何突然的響聲都可以引起驚恐;5-9個月看到陌生人就害怕;1歲時,與親人分離、自身的外傷、獨自上廁所等會產生恐懼;2歲時,對想像中的“鬼怪”、死亡、強盜也會產生恐俱;3歲時,怕動物、怕孤獨;4歲怕黑暗;6-12歲時,對上學、外傷、自然災害、社會產生恐懼。但隨著年齡增長,恐懼會逐漸消失,并不影響兒童的生活、行為與社會活動。對孩子正常的害怕,家長不要擔心,首先要注意孩子年齡的特點,對其害怕的事情進行分析解釋,使孩子能夠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克服恐懼心理,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孩子產生的恐懼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孩子恐懼心理的形成與家長有很大關系。例如,天很晚了,孩子玩興正濃,不肯睡覺。勞累了一天的家長已十分疲乏,就將臉猛地一沉:“趕快睡吧!再不睡,紅頭怪就要來抓不睡覺的孩子了。”嚇得孩子趕緊閉上眼睛,鉆進被窩。家長哪里會想到,孩子的膽怯,正是源出于此。有些孩子是聽了傳奇神話故事,對故事中的妖怪印象深刻,還有的孩子看了帶有恐怖色彩的影視片和圖書,產生恐懼。這時,家長僅簡單地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妖怪,是無濟于事的,孩子不能接受。因為,對孩子來講鬼怪是實際存在的,他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家長要多給他一些愛,減輕孩子的害怕情緒。再慢慢地給他講清楚,爸爸、媽媽小時候也像你一樣都害怕過,長大了才不怕的。并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親自帶孩子出去觀察事物,如,聽聽風吹樹葉發出的響聲,告訴他白天、晚上樹葉發出的響聲是一樣的,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孩子親自看到、聽到,也就不會有奇怪的想法了。此外,遇到孩子產生恐懼情緒,要鼓勵他勇敢,創造一個有利于培養孩子勇敢向上性格的環境。
最后,還應正確區分正常的害怕與情感的病態,這主要是看孩子害怕的內容是否與其年齡相稱,害怕的時間是不是很長等。如果對任何聲音都有恐懼心理,或膽子越來越小,就應該去看心理醫生。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