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遠離蛋殼心理
“蛋殼心理”,也就是一觸即破的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質。現在大多數孩子只能聽贊美之詞,聽不得半點反對意見,對父母和老師的批評更是抱有逆反心理;很多孩子外表高傲,內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卻不能面對失敗……那么,孩子這種“蛋殼心理”是怎樣形成的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蛋殼心理”的形成也不是一兩天的,它是多年錯誤教育所導致的,不當的家庭教育是最根本原因。作為父母,誰也不愿意讓孩子經歷苦難,尤其是那些在艱苦歲月中長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讓孩子吃苦。因此,父母總是千方百計為孩子設計美好的明天;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對孩子極盡贊美之詞,卻不舍得批評和管教……總之,過分嬌縱、百般溺愛是導致這種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孩子的這種“蛋殼心理”對其一生的成長都有危害,這也是他們人生旅途上的隱患。令人擔憂的是,許許多多的父母尚未認識到這些,因此孩子“蛋殼心理”的形成有增無減。一些家長說現在的孩子真不好管、難教育。一位小學5年級學生的媽媽一臉無奈地說:“現在的孩子是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動輒就以離家出走或自殺相威脅。”可見,嬌縱孩子所引起的負面效應已開始困擾千千萬萬的家庭。
父母對孩子的愛毋庸懷疑,但生活是無情的,哪位父母又能保證,你的孩子一生不會受到挫折呢?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也許會有無數的災難在等著他。你的孩子又如何承受呢?
巴爾扎克說過:“苦難對人生是一塊墊腳石,對于勇敢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則是萬丈深淵。”一個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害怕困難,是不可能面對激烈的競爭的。因此,與其為孩子安排一切,不如教會孩子面對一切。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為什么前線的戰士經常忍受嚴寒,忍受瓢潑大雨,卻極少患感冒呢?因為那個環境使他們的肌體經常體驗應急反應,在體驗這種反應的過程中,身體的抵抗力提高了好幾倍。因此,我們不妨給孩子一點劣性刺激,給他一點苦吃。建議父母在孩子蜜一般甜的生活中加一點苦的滋味,在孩子事事順心的成長道路上“制造”一點挫折。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保持自信,學會在挫折面前保持樂觀、泰然處之;培養孩子的韌勁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受挫折后的恢復能力,還有不向挫折低頭的精神。
另外,父母要學會對孩子說“不”。要讓孩子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使他們學會接受拒絕,增強自我約束能力。明代呂近溪為父母寫的一首《小兒語》說:“兒小任性嬌慣,大來負了親心;費盡千辛萬苦,分明養個仇人。”此詩可給那些不懂愛子之道、教子之方的父母一些啟示。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