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粗心問題怎樣應對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人終身受益,無論從長遠來看還是從目前孩子的學習狀態來看,粗心都是應該糾正的。
分析孩子粗心的原因,大多數家長都會認為是孩子學習不認真,太馬虎,缺乏對學習的興趣,貪玩等。
如何看待孩子粗心,家長的認知有一些誤區:
誤區一 孩子學習主觀上不認真。
其實,對于一部分孩子來說,不是他學習不努力,而是他的學習能力發展不平衡,孩子的聽知覺和視知覺是影響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這部分孩子說他們粗心,他們是冤枉的。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他的能力沒達到。
誤區二 片面關注學習習慣,忽視做事的條理性。
學習上細心的習慣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與生活習慣不可分,那些做事丟三落四,缺乏條理,不能堅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學習上容易粗心。家長應該從小讓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時候讓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點時,幫著洗碗。
誤區三 家長任意的懲罰孩子。
比如:抄十遍書 每天作50道口算題等,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厭倦,失去學習的興趣,過度單調的重復,引起孩子的反感,欲速而不達。
其實,孩子學習情緒的好壞,對學習的影響很大。剛上學的時候,每個孩子都雄心勃勃地要爭第一,可是孩子們的學習能力確實存在某些不同,在這些學習能力沒有提高的情況下,孩子再努力,結果總是不盡人意。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誤解他,認為他貪玩,心思不在學習上,學習不認真,不專心等。家長的批評,甚至打罵,使孩子心理受到嚴重的挫折,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學習的信心,雖然看他坐在桌子旁學習,其實心早就飛了。
因此,對孩子要鼓勵,有進步時就表揚,讓他看到希望,使他樹立起學習的信心。調動起他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我比較喜歡用賞識教育,讓孩子心靈充滿陽光。在學習上,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和孩子出門時,看見什么說什么,譬如,讓他口頭描述超市,新華書店,或者看圖說話,培養他的口頭表到能力。
在生活上,我覺得家長要早一點放手。現在的家長,嘴里說自己孩子依賴性強,其實是大人們在潛意識里離不開孩子。他們過分的保護孩子,無論孩子做什么事都要過問,常常令孩子們的反感。他們包攬了孩子的一切。讓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越來越差,而令大人們反感。常聽人說,“有個能干的媽媽,就一定有個苯女兒“,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家長首先要解決的是自己對孩子的依賴,不能認為不照顧孩子,孩子就會受罪,就不幸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適當做一些家務事。不要什么事都是家長大包大攬。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的,他小的時候受到一點挫折,憑借自己的力量解決,明天就會獨立成長。孩子總要離開父母的懷抱,走進競爭的社會,家長放手越早,孩子成熟越早。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