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孩子的心理早熟
一、兒童電視選秀催生早熟“小大人”
目前,眾多電視臺競相推出兒童選秀類節目,一時間不少煞有介事的“小大人”充斥電視熒屏。然而,能從兒童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的“童星”寥寥,多成為成人觀眾的娛樂工具和電視臺競賽收視率的道具。
提及兒童選秀,去年躥紅網絡的4歲半“失控姐”莎莎是被娛樂到極致的小孩。4歲半的莎莎因一段在電視節目中不斷失控大哭的視頻迅速躥紅網絡后,憑借著超高人氣,隨即又錄制了兩家衛視的兩檔綜藝節目,節目現場情緒失控的新視頻再次走紅網絡。據莎莎的家人透露,小女孩其實更愛笑,“失控”多因被電視臺的人故意驚嚇。
很多家長也表示,在上電視前的選拔中,家長和孩子也是費盡心思。某家長表示,當看到女兒上電視第一輪便被淘汰了,她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心都碎了,孩子回到家更是大哭一場,性格也變得沒有以前開朗,甚至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發呆。
家長們對兒童選秀節目抱怨最多的是,一些綜藝節目現在“收視率至上”,不惜以讓孩子嘩眾取寵作為娛樂的手段,以讓孩子表現早熟的行為動作來作為噱頭,不能不說已經喪失了娛樂的底線。部分專家學者指出,喧鬧的兒童選秀節目排名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利,無論是排名靠前或靠后,商業化操作的選秀對孩子童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二、定“娃娃親”促早熟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尤其是“獨二代”們沒有兄弟姐妹陪伴,內心普遍存在孤獨感,家庭人際交往方面顯得單薄。為了給孩子找個伴兒,從小就為孩子打造社交圈。定“娃娃親”的雙方往往都是關系很好的同事、同學、朋友,為了增進兩家的感情,就讓孩子定“娃娃親”。家長這樣做的初衷是好的,想讓孩子的社交圈子更加廣闊一些,自己也可以和其他孩子父母交流交流育兒經,但是卻給這樣的交往冠上了一個并不適合的名字“娃娃親”。不過,大部分“娃娃親”都只是口頭上一說。大人們都只是當玩笑對待的,并沒有當真。
家長卻不知,這種所謂玩笑,不知不覺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了不良的種子。孩子在小時候對愛情是沒有概念的,一旦孩子知道父母給自己定了“娃娃親”后,就會對此感到好奇和好玩,會導致孩子早熟。而且,孩子周圍的同學、朋友會用“娃娃親”來取笑孩子,這會讓孩子非常尷尬,甚至產生心理陰影。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性別意識會逐漸加強,兒童在8-10歲時,性別敏感意識開始建立,等到十四五歲時,如果家長還給孩子灌輸“娃娃親”的概念,還有可能會誘導孩子出現早戀的傾向
三、穿著和行為上模仿大人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強,對周圍的人和事觀察比較細致,也充滿著好奇心。在穿著打扮,行為舉止方面,大人通常成為了孩子的模仿對象。
有網友反映,她的獨生女今年剛讀小學一年級,不知為什么,她總愛用大人的化妝品,家里的眼影、口紅、眉筆、面霜她都要用一用。每天早晨上學時,女兒都要像成年人那樣描來畫去,使人看著很別扭。另外,她還愛戴大人的項鏈,首飾,愛穿大人的衣服,總給人一種“小大人”的感覺。大人的化妝品,衣服的確是很吸引人,但家長忘了告訴孩子他們那個年齡段適合什么樣的打扮,忘了給孩子一定的心理引導,而導致孩子過分老成。
此外,曾經有個帖子說到,一位爸爸帶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旅游,在飛機上女兒卻很油腔滑調地調侃爸爸和空姐,爸爸臉都綠了:“再廢話我以后不帶你出來!”女兒反駁道:“哎呀,您趁早甭帶我出來。我就覺得在這兒特多余 。你這樣的能找著我媽你就知足吧。都說閨女是爸上輩子的情人,我就奇了怪了,我上輩子怎么看上你了!” 這樣的對話不禁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小小年紀,行為舉止卻完全不符合她的年齡段。平時父母們在家不注意說話的方式,無意中孩子卻偷偷地在模仿。
四、上網的低齡化
據調查,我國10歲以下的小網民比例達到0.9%,大約300萬人左右。這個數值還在不斷上升。
4歲小朋友陽陽拉著爸爸到電腦前,一邊打開網頁一邊對爸爸說,“爸爸,我教你玩農場吧,那上面能種菜、偷菜,可有意思了。”爸爸看著陽陽輸入賬號后登錄,并進入每個好友的農場偷菜時,他目瞪口呆。“我都不會玩農場,沒想到是我兒子教我的。”陽陽的爸爸感慨地說。陽陽的爸爸說,一定是兒子看見媽媽玩農場就學會了。陽陽雖然只有4歲,但網齡已經有1年了。
由于小孩子的年齡較低、自控能力差、在加上網絡游戲又比較迷人,所以很容易受到網絡上不好東西的影響,思想上難免會接收到超出孩子承受水平的繁雜信息。另外,在網絡上專門針對于孩子使用的網站太少了。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